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树立服务观念,创新农村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作者】 刘国兵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业庄小学
【摘要】【关键词】
四十多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深刻地指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然而,在传统的家校关系中,家长处于弱势地位,只是“被通知”、“被支配”、“被培训”,家长往往害怕走进校园。今日的教育对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渴望却愈来愈强烈。为谋求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我校一直孜孜以求,渴望能走出一条崭新的通衢大道。
2009年9月,学校借鉴国外PTA(“家长教师协会”)经验,创建了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新型教育协作机制——家校共同体。学校从70多位教职员工和1600多名学生的家长中反复遴选,最终确定了11位家校共同体理事会成员,制订了《家校共同体章程》,由理事会负责日常工作。
一、平等,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家校共同体章程》赋予了家长和学校平等的地位,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定期向家长征求学校建设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一位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理事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能不能在学校开辟一处饲养一些。理事会经过认真讨论,觉得这位家长的建议合理可行:饲养一些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还能培育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经过酝酿,学校“科学园”诞生了。如今,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至少一次家长座谈会,聆听家长们的心声。家长们从他们的角度提出了学生就餐、散学管理、兴趣小组等10多项改革或发展建议,大多数经论证得到落实。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施的,学校也以“回复函”的形式予以说明。
每学期学校都邀请理事会成员中的家长代表参与讨论制定学校工作计划,上学期讨论时有家长提出苏南不少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去春游,希望学校也能带学生出去走走。了解到上级相关规定后,家长们提议活动由他们来组织,结合工作计划中的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带孩子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参观,整个活动家长全程陪同。后来在参观祭扫活动中,家长和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一次洗礼,收获了一次难忘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全国发生多起针对在校学生的恶性伤害事件,虽然学校加大了安全工作的力度,不少家长仍忧心忡忡,纷纷要求学校增派人手,增强对学生进出校门时的安全巡查。当了解学校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后,理事会成员之一的家长高生平倡议学校成立校外安全家长义务巡查队,随即就有200多名家长踊跃报名,学校从中选择了80名家长,安排每天4名家长协助学校在学校周边巡查、疏导交通,扫除了周边安全这一盲点。
在建立了翔实的家长信息资料库后,学校充分发掘广大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将家长中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聘请了一批有专长的家长为孩子们作法制和交通法规讲座、为校外实践活动作劳动技能指导,使以往费力费神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还降低了学校办学成本。
二、服务,拉近家校之间距离
在传统的家长学校中,学校定时间将家长通知到学校,内容往往是传授些家教理念和方法,对家长提一些建议和要求。这样的办学模式在农村地区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一是家长的准时出席得不到保证,二是讲座面对数百位学生的家长,往往只能泛泛而谈,针对性不强。
记得一年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学校召开了家长大会。可是效果却不如人意:我们预计全校1600多名学生的家长中,会有800至1000位参加会议,可是准时到会的却仅有400多人。农村交通不便,老人行动不便。为扩大家庭教育辅导的受众面,我们挑农闲时节,将家教辅导课开设到各个社区。听到学校到社区来给家长上课,家长们感到很新鲜,也很受感动,参与听讲的人数常常超过我们的预计。
“山不过来我过去”,能贴近家长的办学点就是最好的。辅导送上门,拉近了家、校之间的心灵距离。
我们在全校70多位老师中选出了6位作为家教辅导巡讲员,这6位老师口才好、精力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至少都已经上了小学5年级,培养孩子都有丰富的经验。另外我们还聘请了两位优秀家长作为“外教”:其中一位家长的大孩子刚以高分考取北京大学,另一位家长的孩子刚进初中,书法作品曾获江苏省特等奖。因此他们的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要求这些家教辅导员要以最浅显的语言进行辅导,内容要选取教育经历中的实例为主,保证家长们听得懂、听得进。辅导讲座结束后,还要接受家长们的现场咨询。对于需要思考、查询后才能解答的难题或隐私问题,将用电话进行联系回复。
三、创新,提高家教辅导实效
每学期期末测试,我校都要邀请一部分低年级学生家长协助学校监考、阅卷,家长代表在此过程中感受了教师工作的辛劳,领略了小学生规范的书写、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到学期结束,学校又要请一部分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写“评语”,引导家长多从欣赏的角度看自己的孩子,也反映出一些在校难以发现的小缺点,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些体验活动,使家长们开始理解和支持素质教育,对许多原先只关注分数的家长触动很大。
家长老李是六年级学生李某的爷爷和监护人,李某学习成绩一向优秀,使得老李一向以此为自豪。后来当他被请到学校为李某填写“素质发展报告书”时,看到还有许多关于自理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素质发展要求,老李意识到自己的孙子仅仅成绩较为出色,很多方面还需要培养。班主任沈老师再适时地向他指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转化了老李的观念。
近两年来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化整为零,开展了多次有针对性的家教辅导,有关于问题儿童、单亲家庭、官商子女和青春叛逆期学生的。这些家教辅导讲座,事前经过广泛了解和精心准备,收效明显,又解决了教师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所以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
事实证明,农村学校的家长学校工作虽然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树立服务意识,变革办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家教辅导活动,家长学校工作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