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导学”辩证关系的研究
【作者】 曾庞斌
【机构】 江西龙南中学
【摘要】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界有关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气氛比较热,有关对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智者见智,愚者见愚,莫衷一是。笔者以为,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不仅指的是两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还指的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们既有联系、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关键词】启发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凡是能激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都可称为启发式教学。“启”与“发”是辨证统一,教师的“启”是前提,学生的“发”是目的和结果。从创新教育实践上看,中学阶段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探究为好。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亦称填鸭式教学)提出来的,探究式教学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式教学漠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满堂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启发与点拔作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效地解决历史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体现。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探究式教学同启发式教学一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但,一方面探究式教学从形式到内容比启发式教学来得开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是对注入式教学的变革,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教师主导为辅线的动态构成,但从本质上属于“教师讲,学生听”讲授法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讲授、小结”等教学环节。当然,它又不完全等同于注入式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的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直接激起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状态。进入讲授阶段,以启发性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小结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带有总结的性质,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的认识结果,推导出总结性的结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纵观启发式教学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问题是教师课前设置好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角度及问题的答案是按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学生离不开教师“帮助”,教师基本上处于主角与中心地位。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以完成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双向活动,讨论中及时引导,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化学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探究式学习中交流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使观点与观点交锋,智慧与智慧碰撞,促进创新火花的闪现,正如一位名家所言:“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交流,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
探究式教学,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敞开探究的思路,提出不同的意见,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可独自解决问题,也可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解决,也可以延伸到课外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总之,学生的学习形式不拘一格。显然,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学生由被动接受性的机械式学习向主动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结果等方面与启发式教学不同。它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探究式教学的这些特征正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另外,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不象启发式教学那样教学环节分明、按部就班,它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摆正好位置,扮演各自的角色。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扮的是“导演”的角色,学生做好“演员”的角色,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在这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设置学生探究的情景,调动学生情绪,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不再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提出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学生的事,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和支持者,教师不是教学中的“中心”和“主角”。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白. 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概要《教育科学研究》 2001年第6期
[2]高国荣. 浅谈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2005年第3期
[3]朱萸. 化学启发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探索学习相结合的尝试《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02期
[4]王青华. 启发式教学探究《考试(教研版)》 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