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作者】 1、王亚妮 2、鱼建华

【机构】 1、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马屋小学 2、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大多数老师眼里,班主任工作可谓是一件“苦差事”、“伤脑事”、“烦心事”,已被老师认为是不争的事实。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班主任从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面对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而在日常班级发生的事情中有许多班主任避之不及,谈虎色变的偶发事件,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成功的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在新时期才可称得上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与同行们共勉。

  在处理偶发事件中我总结出偶发事件有以下三个特点:

  (1)偶然性。偶发事件的孕育、发生过程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潜在性、因而偶发事件的发生表现出极大地偶然性。

  (2)突发性。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3)爆炸性。偶发事件波及的范围和程度,尽管有小、有大,但从偶发事件的发展来看,它与一般事件相比,具有更大的影响。在学校、社会、家庭往往一时成为爆炸性新闻,在学校、社会、家庭造成的反响更大。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班主任必须本着教育学生、促进班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处理偶发事件。要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机智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若是全班出现的问题,当即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私下处理;课上的问题,课下处理。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1)班主任必须要沉着冷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所以当班主任遇到突发事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激动、不发火,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分析,千万不要让感情左右自己,也不要让自己成为感情的奴隶,更不要被学生左右自己的情绪,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如前一段时间我们班上的一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因为口角在班级发生争执,男同学动手打了女同学,我马上将这两名同学叫到教室外,先让这两名学生冷静十分钟后,再分别了解两个人纠纷的原因,找来双方的家长协调处理这件事件,从而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班主任遇到偶发事件要有超乎寻常的克制力,具有很高的心理承受力。

  (2)班主任处理问题要分析原因,就事论事。

  不管事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班主任对待偶发事件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不回避躲藏,或敷衍搪塞。班主任要深入细致了解原因,弄清是非经过,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对隐秘性比较强的事件,班主任要沉住气,不要急于表态,以免主观臆断而出差错。如“学生中发生失窃事件”切记不可搞什么全班搜查,也不可胡乱猜疑。20091127日,杨红红同学跑到我的办公室,惊慌失措地说:“我刚从家里带来的50元钱伙食费,放在书包里,上来趟厕所,回来后就发现钱不见了。”她还提供线索说,放钱时,只有她同桌和一位女生知道。问清情况后,我心里已基本有谱了,钱肯定还在教室里,还未来得及用,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挽回全部损失。我又想,既要批评损人利己的行为,又要保住那个女生的“面子”,决不能因她的一念之差,偶犯的错误而终生背上不好的名声。因此,我叮嘱丢钱的学生,在事情没有弄清之前,千万不能乱说。上课铃响后,我好想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正常上课。

  下课铃一响,我把全班同学留在教室里,然后关上教室门说:“我们班有个同学,她的钱就在我们教室里丢失,钱肯定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安然地躺在某位同学的口袋里。这位同学一定遇到了困难,想拿这个钱急用,来不及细想和与他人商量,匆忙中拿走了。打算过一段时间再还她。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说到这里,我瞥见她前排的女生满脸通红,一副无地自容的状态,我连忙柔和地说:“所以,我相信拿钱的同学一定会将钱放归原处的。”实际上,我在给她一个台阶下。不出所料,早上快要放学的时候,丢钱的同学告诉我,钱找到了。

  (3)班主任要积极疏导,抓住时机。

  处理偶发事件要慎重。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当事者的个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等,采取不同的妥善的处理方法,绝不能马虎从事,千篇一律。要注意选择时机,学会冷处理,如对矛盾性偶发事件,班主任要首先给当事人降温,缓解矛盾,缓和情绪。要注意选择最佳时机,以给学生“雪里送炭”,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如果当学生尚未转过思想弯子的时候,就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欲速则不达”。如我曾教过一位名叫尚晨的同学,他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平时也少言寡语。我曾多次试着走近他,可他就是不肯开口。接触两个月,我几乎有点丧失信心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的付出竟然没有一点成效。有一天,我在上课时,发现他走神,我就叫他回答问题,他站起后很尴尬,当时我很生气,觉得这孩子怎么不识好歹,心情也顿时觉得很失落,甚至对孩子也产生了一种放弃的念头。但事后回想他的尴尬,我就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觉得虽然孩子没有开口,但是从当时尴尬的表情中可以知道他已经有知错的心意。想到了这一层,我又从积极的角度去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觉得孩子还是有他的优点的。想到了这里,我意识到他的“沉默”只是表象,是短暂的,这次的课堂走神事件不仅没有让我烦恼,更让我从中看到了希望。当天放学后我又把他请到办公室,谈了近一个小时。我没有责备他的“走神”,而是说出我对他的希望,我希望为他分忧,希望做他的知心朋友。出乎意料的是,他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说他上课为什么走神,说他也很希望自己能拥有快乐,甚至还跟我谈起了他的家庭琐事。后来尚晨每次遇事都会主动找我倾诉,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了。上中学后还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老师,谢谢你,遇到你是我的幸运,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使我克服了自卑心态,你乐观豁达的性格,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4)班主任要慎重处理,以理服人

  处理偶发事件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谈话要避免老一套的政治说教方式,要力求语言通俗、生动、幽默、形象、富有情趣。同时,由于偶发事件其当事者往往情绪处于严重对立状态,因此,在说服教育时,特别要注重感情的教育作用,要寓情于理,寓理于情,情理交融,达到“寓义于情而义愈至”的教育效果,以增强说服的感染力量。

  总之,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坏,可以体现一名教师的师德、教育机智,理论修养的水平。同时,每次偶发事件的正确处理都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次锤炼。所以,班主任必须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去探讨,把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切实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