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郝富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德育小水平,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数学所蕴含的德育素材,理解德育的内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渗透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德育为数学教学服务。最终达到数学与德育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教师的人格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基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尚的人格素质。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教师良好的情绪可以带给学生愉悦的心理享受,教师在学校要有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才能成为一个学生喜爱老师。教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谁都不喜欢一个乱发脾气的老师。教师要有热爱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在教师经常的接触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敬佩教师,学习老师的优秀品质。教师还要热爱讲台,有敬业精神。一堂数学课前,教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采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素材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隐藏”起来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能力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利用数学史进行德育教育。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时,搜集了很多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西周的商高在发现这个“定理”时,要比欧美各国家早近五百年!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祖国古代数学的辉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诸如这样的数学史教育,我就经常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利用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数学具有简洁、和谐、统一美的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经过实践反复论证的,它具有高度严密性和准确性,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每一个字都不能丢,非常严谨、科学。在讲到单项式的概念时,让同学们试着改写这个概念,然后通过用改写的概念与原概念的对比,感受数学概念的严谨和简练美。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不仅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意义,还可让学生直接观察利用轴对称性质做出的美丽图案,体会其中的对称美;学习旋转的不变性,感受旋转所形成的美丽的图案。通过这些学习过程,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教学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初中数学中许多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通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统一的思想看问题。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热的案例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编写数学试题。众所周知,中国跳水队是我们的梦之队!为我国赢得了很多世界金牌,是我国人民的骄傲。我在讲解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以世界跳水比赛为背景,列出了很多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在以往进行过的比赛中的胜负情况,最后让学生计算中国选手在各项比赛中得到冠军的概率!这样的一种做法,使原本枯燥的概率计算成为了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好!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实践——归纳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比如,在讲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时,我让学生动手去做,通过测量得出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作风。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们应该从数学教学特点、数学的发展史、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和谐、统一美中不断渗透,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