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作者】 丁政文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平时在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几乎不用英语。没有与外国人的对话机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学习、运用英语的良好环境。即使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这就严重制约了教师对初中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都有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中考,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相对很少,还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不少英语教师也也有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因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只会读,不会讲的“哑巴”英语现象。

  为了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发展,为了杜绝“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针对当前阻碍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给师生营造更多的英语语境的氛围。

  (一)我校要求教师在课余谈话时尽量用英语交流,给学生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倡导学生课余休息时也讲英语。

  (二)我校建立了英语角,在英语角里,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同时,我们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学生的创新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启发,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张口,又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当学生善于驾驭自己的语言表达新的观点和看法时,教师应持欣赏和鼓励的态度。

  (三)创设一定的校园及家庭氛围。教师应注意随时随地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感到英语无处不在,随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此来弥补缺少语言环境的遗憾。教室的墙壁、板报以及你所能想象和利用的各个角落都是很好的英语学习和宣传阵地。例如推开教室的前门,让师生映入眼帘的即是学生们自己亲手打印的“welcome to our classroom; 进入教室,满目皆是“every minute counts, learn to live , live to learn”这样的激励性话语;学生办的板报,要求写成简单易懂的英文小文章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好的被激发出来。

  另外,不少学生家里都配备VCD、电脑,这大大开拓了英语学习的渠道。经常鼓励学生多听多练,如此持之以恒,便可日见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帮助学生克服“恐讲心理”。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张口表达的兴趣,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我在口语教学中就一直遵循“再给一次机会”的原则,不能因为某个学生表达吃力,或者语无伦次,就不再理会,而应该让他知道失败之后的尝试比成功更为重要,他们应该贯穿课堂始终。

  (二)我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口语错误,不要有错必纠,要鼓励他们敢开口,多开口,不怕出错,逐步帮助学生克服“恐讲心理”,让他们在开口说英语时有一种自主感。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错误纠正的时机把握不当或采取逢错必纠的做法,将会严重挫伤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热情,并将导致学生因追求语言表达形式的规范性而降低口语表达得流畅性和自信心。

  (三)对那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更要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参与认识,并及时的加以认定和表扬,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为之喝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时,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比如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没有s,或he/she不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混淆不清,要么就是缺乏条理性等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我认为一发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就打断学生发言,加以纠正的做法是不可取得,这不仅造成学生的紧张心理,产生学生的心理障碍,也会大大挫伤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本来就羞于开口的学生,以后就不敢或不想开口了。

  三、倡导“愉快学习法”,使学生乐开口。

  寓教于乐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游戏、搞竞赛等。这里专述一下英文歌曲的处理。学唱英语歌曲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和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节奏感的乐曲更便于学生记忆生词、纯正发音。有一首月份歌,将十二月份的单词按音节划分,又恰与歌曲的节奏相吻合,学会了演唱,难记的月份单词也变得不难了。教完A Birthday Party,教师与大家齐唱 “Happy Birthday”,歌曲与文章主题相呼应,又消除了一节课的紧张、疲劳。英语在美妙的歌曲声中轻松地进入了学生们的头脑,不再是死记硬背,学生很愉快地便接受了。

  四、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一) 创设情境,激趣启智。

  多媒体的使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营造了逼真的语言环境,使课堂变成了活生生的英语世界。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动、变等媒介传载信息中由感官而刺激大脑皮层,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知识感官,激发求知欲望和思维潜能。。

  (二)优化组合,恰当运用。

  各种媒体的运用应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而定,切忌生硬牵强配套。如借助投影仪和录音录像的重放功能,可降低难度。在听了一段材料后, 对基础差的学生可问“YesorNoquestion;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问“Wquestion。对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采用重复放像和不重复放像来进行,使每个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突出重点,主攻难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电教教学中,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必须运用最佳电教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上,可用预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把重点、难点、容易错的地方用活动的片子或醒目的颜色,采用移动换位的方法配合讲解。这样使得学生在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对重、难点知识引起足够的有意注意,然后用媒体课件或投影片放出针对性练习题,对重、难点知识加以巩固和强化。

  (四)灵活操作,为我所用。

  多媒体上课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使用媒体中的一部分功能。如在“应用反馈”这一环,我们可采用“无声放像”和“无像放声”这两种方式。“无声放像”让学生根据实际图像进行思维,放完后,让学生表达所看到的图像内容,这样有利力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像放声”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表演,以表像代替图像,活跃了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