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打造课外活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王 玲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二小学

【摘要】课外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授课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学习思维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实效
【正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要提升语文的教学实效,除了要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还必须开拓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空间。新课标指出:课外活动有益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开拓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空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呢?现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首先要加强语文课外阅读

  大纲指出: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课外活动。授课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教师而言,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将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除了在校进行阅读外,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后进行适当的阅读。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课程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不仅是对课上知识的应用,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应提倡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抄写好词佳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古今中外的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之一就是对某一事物和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可以按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成立板报小组。手写的板报一到两个星期更换一次,有负责写稿,负责排版的,还有掌管设计、组稿等。板报的内容要求有知识性、趣味性,鼓励创新。板报可以开设以下专栏:美文赏析、名言警句、读书心得、文章语病、社会新闻、国内外大事件等。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更能引起学生看报的兴趣。这一活动不仅是对组内成员的锻炼,也普及了知识,真正地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成立“小记者”站。“小记者”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小记者进行培训,指导小记者采访、写稿。

  (三)成立“少先队”广播站。每天固定时间广播站开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稿、组稿、播音等工作,由学生轮流进行作业。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投稿,将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展示给大家。

  (四)成立书法小组或作文小组。对于有书法爱好或者喜爱写作的学生,老师可以组织到一起进行专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到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红军,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组织其他的课外活动,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一)注重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情感朗读。情感朗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流畅地读出文章,更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感情色彩有充分的把握,生动地再现主人公的心理起伏,艺术形象,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开拓创新,组织小型的课本剧表演。对于课本中的小故事、小情景,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排演话剧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教会学生如何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人物的诠释。然后让他们谈感想,提建议,充分领会文章的主旨,提升教学实效。

  (三)注重课外拓展,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学校毕竟是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动天性和其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参观时要作好记录,并写出自己的参观访问报告。外出参观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授课的延伸,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树立全面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优化活动载体,紧密配合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