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语文课堂课前发言初探

【作者】 廖雁隆

【机构】 江西省龙南中学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通常有多种,而课前发言是一种兼具优越性和操作性的训练方法。本文结合课前发言的具体实践,谈了个人对课前发言的点滴认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前发言;好处
【正文】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教学为主。教材是语言训练的范本,生活才是语言训练的源泉。教师要立足生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平台,让学生施展自己的语言天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交际能力。

  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学生起立,问候,坐定。教师宣布:“先请今天的发言者上台!”然后教师闪至一边,或走到教室后面,让学生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站起,上台,鞠躬,发言——

  “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准确地说,它不能称故事,而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或插曲:在宏昌超市计量台前,一个年长妇女和一个年轻妇女,大概因为排队排得不耐烦了,都想在最快的时间内为挑好的商品过秤计价,竟然同时把各自的菜放到同一秤台上,这可难为了司秤员,两个人互不相让,使得本来紧张有序的工作‘卡壳’了,后面的人意见颇大。眼看一场口角不可避免,突然,年轻妇女身边一个穿着校服、不过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上前把自家的菜拿开,并且对年长妇女说:‘大妈,您先称吧。’于是,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了……同学们,听过这个不算故事的故事之后,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请加入我的‘海阔天空’课间论坛,谢谢。”(发言计时三分五十八秒)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武器装备——美国M 60A 3主战坦克,请看我手中的这张图片……这种坦克的进攻性能和防御性能都很强,在实战中……”(发言计时四分三十七秒)

  “同学们好!前面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让人受益匪浅。今天由我发言,十分惭愧,也没有特别准备什么好东西奉送大家,就为大家朗诵一首裴多菲的小诗——《我愿意是激流》,希望大家喜欢——‘我愿意……’”(诗歌是用一种流畅而又抑扬的声调背诵下来的,前后只花了三分钟)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篇精短美文——李存葆《血液里的精灵》……”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部外国名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美味佳肴——毛氏红烧肉……”

  是的,这就是我班开展课前发言活动的掠影。每节课开讲前抽三五分钟,安排一位学生上台作课前发言,限时不限内容,或者是耳闻目睹随意发挥的即兴发言,或者是旁征博引深思熟虑的备稿发言。稿件呢?可以是严肃作品,也可以是幽默小品;可以是自创,也可以引用和借鉴;可以是个人独立表演,也可以由群众合作完成。无论是诗歌、散文、小小说、哲理故事、还是科普知识、信息资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甚至民间偏方、土特产介绍均可信手拈来,做法灵巧自由、内容活泼有趣、操作简便易行。我把这一活动看作是学生的“信息会餐”,坚持了数年,也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课前发言好处多,具体表现在:

  一、提供表现舞台,展现表演才华

  青少年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他们喜欢模仿,敢于尝试,往往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在求知、交友、处事等方面都有不少感悟心得,心中渴望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课前发言正好为他们创造了交流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提供了模仿表演的空间和舞台,可以满足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欲望,让他们尝试到学习的成功体验,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

  二、丰富知识积累,开拓阅读空间

  课前发言不断为学生课外阅读提出新要求,学生为了有话可讲,必在课前设法找寻资料,搜集素材,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信息,然后把课外阅读所得拿到课前发言时交流,从而变一人阅读为众人阅读,形成资源共享。我们知道,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结果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一人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变成了两种思想。学生在活动中,随着阅读空间的扩大,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其知识积累无疑会更加丰富厚实。

  三、挖掘思维潜质,培养创新能力

  课前发言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细心体验、努力开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现心理素质,通过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心,强化读听说写思,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四、合理分配课堂,活跃学习气氛

  语文课不应由教师唱“独角戏”,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文课堂最优化的特征之一。课前发言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结构更趋合理性科学性。

  五、注入源头活水,创设授课契机

  课前发言广征博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鲜感强,颇具趣味性;有的还充满哲理,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学生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东西迎接他们,让他们兴奋、忧愁、沉思,使他们产生许多遐想和期盼。同时,还为老师授课创设不少情境,为课堂导入提供不少契机。教师可以借题发挥,顺着学生发言,进行适当的议论、点评,然后巧妙导入新课,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六、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双向交流

  课前发言把学生推上讲台,接受台下几十双眼睛的注视,发言者自然会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对自己衣着表情、言谈举止,都会更加在意。即使平时随便惯了的同学,这个时候也会斯文起来。当别的同学有了较好的表现时,欣羡之余,总想自己也能有出色的表现,甚至超过别人,独领风骚,这就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透过学生的自我表现,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外阅读情况和思想状况,可以及时对学生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加强引导,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总之,课前发言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意识更强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主动、更活跃。它就像一座埋藏丰富资源的矿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淘金者探究,也让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开掘深挖,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惊喜,获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