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外来务工子女的家校联合教育的途径初探
【作者】 冒 奎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城西小学
【摘要】 江苏省如皋市作为经济开发较早的县级市,开放程度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是外来工的大量涌入。这些人在为城市的建设和繁荣发光发热,与此同时他们的子女也为这个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希望——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以如皋市如城镇城西小学为例,初步探索外来务工子女家校联合教育途径。【关键词】 城西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家校联合
一、学校现状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城西小学地处如城镇西部工业园区,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在校学生共有25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达116人,占比44.79%。由于家长的职业和工作地点的不断变动,学生的就读学校也不断的更换,导致子女就学的流动。子女的就读环境不断改变,不仅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影响,也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问题的提出
由于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不高,思想也很守旧和偏执,又疲于生计,没有能力教育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有重男亲女的思想,他们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管过程。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个别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成绩差的学生补课还遭到家长的误解和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也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外来务工子女又是未成年人之中的弱势群体,并且存在转化为“高危”群体的可能性,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教育和管理好外来务工子女?通过我们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学校终于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积极配合,拧成一股绳,共同教育和管理好外来务工子女。
三、家校联合教育的途径
1、举办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学校。要求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2012年9月14日下午4:00,如皋市如城镇城西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学校开学,就读于该小学的外来务工子女家长110多人,赶到该小学,参加为他们举办的“城西小学外来务工家长学校”开学仪式。在当日的开学仪式后,“家长学校”为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家长安排了一堂《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家长的关爱》的辅导课。学校以此为平台,帮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科学地教育孩子,为广大流动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2、召开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会。为更好地利用家庭资源,加强对外来民工女子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成绩,在2012年9月21日下午,我校召开了“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主题的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会。家长会上,我校校长表扬了我们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优点,他们自立性强、劳动积极、有礼貌,部分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好,这些都值得本地学生学习。但也提出部分孩子在学习、行为习惯、思想上的不良现状。例如,学习不用功、没有克制力、思想不端正,导致学校教师管理上困难。同时,也针对部分家长对孩子缺乏关心、缺乏耐心地教育和指导、放任自由,有些家长由于自身家庭的原因,对孩子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情况,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学校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从家长、学校、孩子、社会方面,立体式的分析现状、问题,精辟地分析问题的本质,真诚地提出了发自内心的教育和管理孩子的要求和方法。家长们在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内,安静、真心地聆听了一场生动、精彩、真诚的报告。从家长的眼神中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这次家长会后,他们在教育孩子上会有全新的方法。作为家长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孩子也不能光靠学校,以后要对自己的孩子学业和品德教育上双管齐下,与学校合作共育孩子。
3、搞外来务工家长咨询日,要求家长重视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启迪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对学生行为偏差的形成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通过构建正确的家教模式,消除家教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形成合力。家校形成合力,及时地了解学生家庭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指导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情感生活的冷漠,让孩子从小受到轻松、愉悦、安全的情绪体验,不对孩子使用暴力。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指导。在家及时检查子女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的多抽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掌握孩子的点滴变化,为更好的家庭教育奠定好基础。有问题立即与教师反映交流,充分发挥“第一任老师”的教育及管理作用。
4、定期举办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开放日家校交流活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平时忙于打工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少了一份关心。有的家长甚至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缺少了一份关爱。有的家长虽然也有教育孩子的愿望,但是由于没有得当的方法,有的甚至出现家庭暴力现象。鉴于频繁出现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合拍的现象,学校决定举办“家长开放日家校交流活动”。通过家校交流活动,让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能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家长开放日这种模式为家长与学校搭建沟通的桥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办面向务工家长的简报,向外来务工家长传授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家庭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要宽松而不放松,严格而不出格。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玉石,让我们对它精心雕琢,使之成为精美的玉器;如果把孩子比作小树,让我们给它施肥、松土、浇水、除虫,使之成为参天大树;如果把孩子比作小马,驾驭它,训练它,使之成为骏马。总结交流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及成功经验。
除此之外,我校还建立多种多样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电访、各种亲子活动、主题班会等都有效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轻学校管理的难度。打造学生心灵成长的绿色通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总之,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理解孩子的再进修学校,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实践证明,多途径家校联合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