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王 娟 胡 鹏
【机构】 山东省桓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等方面,就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比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探索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项目教学法,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对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原因,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层次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相对低下。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项目教学法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下面以flash教学为例就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项目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就成为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第二、项目设计的层次性。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第三、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共同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更好的发现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通过使学生的共同参与,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四、“项目”的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相差软件的学习、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和项目实例的选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下面以flash中的引导层动画为例,介绍实施步骤。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熟悉画笔等绘画工具,能让元件沿直线进行运动。
任务涉及内容:让元件沿着任意绘制的曲线运动,制作引导层动画。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引导层动画“哆啦A梦之中国游记片头”的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分析项目要求,明确操作内容和基本步骤,对实现任务的过程有整体的认识。
第二、观看录像,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步骤。团队间进行擂台赛,分别制作三个引导层动画,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教师巡回进行指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会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第三、学生充分应用已学知识和所具备的操作水平、技能合作完成实现任务要求,这个过程是整个教学的重心,操作时会真实反映每个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学生协同合作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项目要求为目的,将学生已学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分组协同操作及对问题的分析,不但掌握了操作技巧和方法,而且提高了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开阔了思路,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操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因此,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应把不同的解决方法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通过选取“项目”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些,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水平参差、自控能力较弱的中职学生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2003(7);
2、武海华,《在职校专业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陕西职业技术教育》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