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

【作者】 谢莉芳

【机构】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 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直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就是导入环节如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那么后面的讲授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设计导入环节,力求导入的趣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很有必要的。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艺术性教学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艺术性教学也能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方法;导入;技巧;内容编排
【正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刺激学生,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教师要根据两种注意的特点,在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灵活地掌握、应用,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主要手段,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各种不同导入会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

  老师应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或是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导入,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和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各种不同的导入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备课还要备“人”,做到一开始上英语课,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老师还得注重自己的穿着、仪表等各个方面。当你精神饱满,意气奋发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并满怀深情地、声音洪亮地说一声:“Good Morning”,会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听课做好准备。

  二、教师的授课技巧和艺术是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方法

  1、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应,用语言艺术来调动、调整学生的注意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博览群书,使语言生动鲜明,逻辑条理清楚,做到内容上有所取舍并千方百计地精益求精。恰当有趣的例子,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集中到授课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其次是我们教师说话要幽默、灰谐。根据内容起伏变化,不要平平淡淡、直叙其意。

  2、老师形体语言能吸引、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必要的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常用的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摆首、手势等等。由于这些非语言行为既可与言语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更为合适。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真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4、合理地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是唤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教师首先应把学习英语的课堂变成说话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在情景中引导他们从机械地背诵语句变成会话中的灵活运用,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会话之中,随着情景的进一步生活化,使他们有一种身虽在课堂但又有置身课外的感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之产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说的欲望,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内容的编排要“有的放矢”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干扰,故必须要有稳定的随意注意,而只凭随意注意进行学习,会引起大脑疲劳,精力不能持久集中。为此,合理的内容编排是非常重要的。备课时要明确每一个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一般内容时,要精心、合理安排,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要列为随意注意,并间隔地对这些重点、难点进行讲述。当然,在讲述内容时,穿插一些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的例子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又不会使学生过度劳累,这就是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交替进行,教师要根据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掌握,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培养学生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能力,有效地控制注意的转移,从而造就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好整节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