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反思q

【作者】 罗昭兴

【机构】 贵州省盘县新民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反思是一种在教育教学常态下,教师本身进行内在的自省、自纠、自励行为。因为反思涉及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方方面面,因而应当将其放在以学论教,以思促教大环境中加以实践和探索,使之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改变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等,无不源自教师理智而有见地的教学反思活动。结合2011年《地理课程标准》对以往的地理教学进行反思,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更有深切的呼唤建议:

  一、借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教《长江》时用殷秀梅的《长江之歌》导入,感受母亲河的风采,激发学生保护、利用母亲河的雄心壮志;教《澳大利亚》时用一组澳大利亚特有的迷人的风光图片引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也体现了孔子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2、利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

  由于多媒体技术将动漫、音频、视频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地形地貌特征,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教中国的地势特征时用多媒体演示西高东低的一、二、三级阶梯及其界山,就能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应象,就会终身难忘;教地形是山脉构成的骨架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极其简单清晰地让学生弄清楚山脉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特点,准确记住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教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澳大利亚》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与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是教学的重难点,借着多媒体将地形特征、气候特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地形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这一重难点就轻易被突破;教《地球的远动》公转的“二分二至日”是教学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对此我采用动态化、直观化、简单化的多媒体手段,模拟地球运动的复杂过程,把抽象化的理论和过程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位同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运动的整个过程。这不仅帮助学生克服了理解上的难点,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

  2011年《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用的地理”的理念,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而地理知识是浓缩于地图之上的,是描述一定空间上的地理事物、现象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一一落实到地图上的相应位置,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读图、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这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教师要会评价学生

  教师要有明确的评价理念: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关注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价值观。要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性评价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真实的愿望是渴望赞许”。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首先开始上课我给同学们的要求是“地理课上要做最好的我”。其次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最后还要给学生人性的关怀。这样做,你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四、地理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备课中,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并备好自己每堂课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如:在“地球的公转”教学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公转产生了五带、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又如:在“水资源”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地下水的开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但由于人类不合理开采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水资源枯竭会导致地陷,上海就是典型的例子。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对问题的看法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这样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在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告诉学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从错误到真理的过程,要求人们敢于追求真理,培养学生敢于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等。

  五、不用置疑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2011年《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相悖,最突出的是:

  1、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没有落实到位。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还是空谈。走出去,安全问题谁负责?

  3、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还只是编者的理论,是空中楼阁、蓬莱仙境。

  六、工作在最底层地理教师的深切呼唤建议:

  1、让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地理夏令营冬令营把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落实到实处。

  2、对地理老师的培训要走出去,弄清楚一些关节点的知识及其成因,为准确传授知识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给农村中学多配些电脑,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上网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途径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