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倾洒爱的甘露,绽放生命之花——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作者】 周新凤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科技城(桃园镇)新华幼儿园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上升,单亲家庭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影响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家庭、幼儿园和个体主观因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的策略.用爱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播撒爱的种子,为他们今后在学习和事业上获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
【正文】 

一、当前单亲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单亲家庭指子女随父亲或母亲单独生活的孩子,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这类学生的比例数很大,根据学生情况调查报告136%的学生为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往往在性格上会产生许多缺陷和不良行为,表现对人生缺乏理想,对自己不自信。因而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常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对集体缺乏亲近感,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颇为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异样的眼神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怀疑乃至伤及心灵。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孩子获得的温暖不稳定,有些父亲或母亲对孩子过分严厉或态度粗暴,使孩子的感情不容易交流;有的过分溺爱,孩子缺乏独立性和意志锻炼,依赖性强。无论是严厉还是溺爱,这部分学生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不自信。学生缺乏自信,是很难全面健康成长的,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唤起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单亲子女的特点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全面了解孩子,包括孩子的家庭状况、思想、性格、心理特点等等。所以做好单亲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要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单亲子女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其特殊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单亲子女特别是父母离异的子女,由于家庭不健全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凡事觉得矮人一头,感觉许多东西与自己无缘,学习、班级工作、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较低。如有一名单亲孩子虽体育素质较好,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但由于自卑心理影响,却不能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2.脆弱。单亲子女由于承受了过多的家庭变故,再加上成长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被歧视、经常被误解等) ,表面上虽比较坚强,但心理大都比较脆弱。一件事甚或一句话都可能使其受到伤害,导致其心理防线崩溃。

  3.偏激。大多数单亲子女性格比较偏激,遇事不够冷静,动辄火冒三丈,与家长同学甚至与老师经常发生冲突,一件事不顺心就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4.闭锁。多数单亲子女都具有闭锁心态,内心深处的东西从不轻易向外人表露,对家长、对同学、对老师都是如此,只有被他们认可,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才有可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认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平,致使他们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生活中充满了迷茫和悲伤。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家庭,导致幼儿情绪低落、自卑、自尊心下降、行为退缩。单亲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常常缺乏对自己和家庭的正确评价,产生自卑感和被拒绝感。对于被拒绝,他们十分敏感,本能的反应是退缩、自尊心下降。在自我退缩的行为中,许多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幼儿常常感到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因此,在行为上可能会显得忧郁、自卑、脆弱、缺乏自信心。

  三、培养单关家庭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一)赏识和信任,树立其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其精神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近来有学者把这句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幼儿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支持的话语中,重新树立起自信。

  (二)注重实践,因材施教,激发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幼儿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我们都应该为其创设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如:笔者工作所在的班级在语言区开展了“我做什么最棒”的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最好,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两个方面。该活动不但使幼儿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激发了幼儿的自信,使幼儿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折纸活动中,对待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先折出印痕来;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只需在难点上加以指导;对待能力强的幼儿,可先引导看示意图学习折纸。这样,在活动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要求,并经过幼儿自身的努力,幼儿都完成了任务,看到自己的能力及作品。    

  (三)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1.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尝试的欲望。因此我们应帮助孩子获得能力,使孩子实现成功的愿望。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们经过努力能做到,有的事情就算怎么努力,也暂时做不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勉强孩子,适当的时候帮他一把。

  2.著名的教育家盖杰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如;有个小朋友不喜欢画画,一次春游后的作画,她的作业本上画的全是绿色,我问她:“你这画的是什么呀?”她回答说是:“大海”。我惊讶地问:“大海为什么是绿色的呀?”“小朋友们在海边吃黄瓜时,把黄瓜扔进了大海,把大海染绿了。”多么富有想像力啊。于是,我把她的作品挂在展览栏里,向全班小朋友肯定并表扬了她的作品,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像她一样,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幼儿园新学年开学了,小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进园——老师,我的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您会帮他吗?老师,我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中餐时您会帮忙喂他吗?我的孩子不会兜裤子......;孩子长这么大了还没离开过家、还没自己吃过饭......;能适应吗?一边是孩子的哭声,一边是家长放心不下的叮嘱声,那场面真叫人心酸。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孩子没有尝试做事的机会,凡事都有大人包办代替。其实每个孩子都愿意尝试自己做事情,我们何不抓住孩子的这个愿望,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尝试呢?

  1.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穿衣、入厕、洗脸、刷牙、整理玩具等都应该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认为这些生活琐事,随手就可以替孩子做了,即使现在他不会,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无须要求他;或者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让孩子做太劳神了,弄得不好还得自己重新做,还不如自己替他做来得省心、省事,诸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挫伤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热情、自信心也随之消失。我们应该抓住孩子好模仿且愿意尝试自己做事的有利时机,大胆放手,支持鼓励他用自己的小手去做自己的事。如:一岁多的孩子他要自己吃饭,我们大人只要教会他如何握汤匙、如何把饭送进嘴巴等技能就行了,而不强调他不要掉饭粒,使他从中感受到了自己吃饭的快乐,再加上大人适时的引导、表扬和鼓励,孩子便产生了自己做事的信心;而更大的孩子就不能只要求他会把饭送进嘴巴,而应该强调不能掉饭粒了。因为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或者一蹴而就的事,即使他们动手了,但由于经常受到挫折和阻力或者太一帆风顺,自己做事的信心没了,自信心也就无从培养了。

  2.当孩子失败时给予真诚的爱和信任: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之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和自信的源泉,这些会让幼儿感到安全,对周围产生信任。只有真诚的爱和信任才能使幼儿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取得最终的成功。老师、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可信赖的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父母的安慰与帮助。幼儿有困难时我们要设法让他明白:我们相信他能克服困难做好每一件事,同时还要热情地帮助他找出问题所在,一起寻求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让他知道挫折和失败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和失败吓倒,从此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如:有一次我们在做体育游戏《揪尾巴》时,其中有一个幼儿的“尾巴”总被揪走,原因是他太胖了跑不动,因此他对我说:“老师,我总输不参加了。”我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轻声地对他说:“你很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让我们一起来游戏好吗?”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使他感到莫大的欣慰而又开心的回到游戏中来,并且找到了窍门,不但自己的“尾巴”很少被揪走了,而且还揪到了别人的“尾巴”,他开心地笑了,小朋友也不敢再轻视他,而夸他:你真棒!

  3.不要挫伤幼儿的自尊心:过多的指责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当幼儿未能完成任务时我们应激励他再尝试,哪怕只是在旁边默默地关注也会给他莫大的勇气去尝试,而最终获得成功。有一次我到一个班级去带班,其中有一个幼儿是我邻居,他的行为让我很吃惊——我请他帮忙把一份材料送到办公室给他们班的老师,他却对我说:“不要,不要,我不敢!”“为何不敢?”“因为我怕老师。”“为何怕呢?”“因为... ...”旁边的幼儿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是个胆小鬼,从来就不敢回答问题... ...”。作为我的小邻居他并不是这样的:平时常常跑到我家找我,要我和他玩游戏,怎么在园会这么胆小呢?原来是由于上小班时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他帮忙扶起来,可这个小朋友却哭着告诉老师:“是他把我推倒的”,老师没问原因就批评了他,从那以后他就怕老师了,总是离老师远远的。为了帮他找回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无意地请他帮忙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在集体面前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告诉他:做得很好,你真行。同时取得班级老师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的他已经是班级里的一个活跃分子了,因为他本来各方面的发展就不错只是缺乏自信心而已。

  (五)挖掘和利用幼儿的闪光点

  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导致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聪明好动,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语言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等等,面对这些幼儿,如果不去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掌握第一手有关他们的材料,教育就很难做到有针对性了,有时就会不知不觉地挫伤他们自信心的养成,使他们自暴自弃,形成错误的观点:我怎么努力都是做不好的;我真笨。

  1.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观察、接近幼儿,收集有关幼儿各方面的材料,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家人关系、家教情况、幼儿在家的活动、幼儿的爱好、幼儿在园的表现等等并做好记录,寻找幼儿的闪光点。如:有一个幼儿在园非常调皮,不分时候总是做一些动作引起别人的注意,集中活动啥都不参与,可以说专爱搞破坏了,说理他不听,批评就更不用说了,真的是拿他没办法。问他,总说:我不会。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玩得可开心了,可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他不在场了,哪去了呢?去活动室了,做啥呢?我的心不禁紧张了起来:该不会有啥事吧?事情出乎我意料之外:他竟然把小朋友因热而脱下的衣服搬回活动室,理由是——怕小朋友的衣服丢了。我象发现了宝贝似的:原来他也有闪光点啊。于是我赶紧召集全班幼儿进行随机谈话:你们脱的衣服怎么跑到活动室里来了?他做得对吗?及时表扬了他,鼓励他常常做好事,当大家的好朋友。这比什么办法都管用,使他明白了原来老师和小朋友并不讨厌他,而且还很喜欢他,从而体验到为集体做事的快乐。

  2.创造机会让幼儿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于那些淘气和智力发展稍落后的幼儿尤其要注意,这些幼儿听贯了斥责、嫌弃,往往自卑感强而自信心弱。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就必须先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再提供机会给他们表现这些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希望,从而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如陈玉小朋友是一个很淘气的小女孩,任过课的教师都拿她没办法,只要一走进班级就会听到小朋友告她的状。父亲怀疑她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尝试用各种办法要求她安静的呆几分钟都没法做到。但她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接近我,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把她的这个优点扩大到让她帮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擦桌子、挂小毛巾、整理玩具等,并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她,使她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而加强和巩固她的自信心。她的父亲由衷地对我说:“我服你,她总向别人夸——我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谁吗?告诉你吧,‘她是我的周老师’”。

  (六)丰富给幼儿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幼儿自信心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识能力之上的,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应付的技能、方法,造成他们对一些自然灾害、自然现象感到恐怖,感到不安。如幼儿怕雷电,那是因为他不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此时我们就应该向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使他懂得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如有些幼儿怕菜青虫,而又喜欢蝴蝶,这时我们就可以丰富给他们有关蝴蝶的变异知识,让他们知道菜青虫是蝴蝶的幼虫不会咬人,爱吃嫩菜叶等,消除他们恐惧心理,使幼儿变“我怕”为“我不怕”,“我不行”为“我能行”。

  多一份了解,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多一份关注,把爱撒向孩子的内心。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以诚心,爱心,耐心,恒心来教育单亲孩子,给他们煲一份心灵的鸡汤,维护他的自尊、树立他的自信,就会让一个孩子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让他们的生活因此而少份冷漠,少份敏感,少份自卑;多份骄傲,多份自信,多份快乐。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播撒爱的甘露,使他们的生命之花如花绽放。

  参考文献:

  [1]张开荆. 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 [J].20O6

  [2] .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 2002

  [3]魏定敏.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 天津教育[J].1997

  [4]庞守兴,试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J].

  [5] .单亲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J].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