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作者】 贺希新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仓更镇中学
【摘要】 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这是一个学习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最令家长、老师、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的钥匙就是利用效率法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高效利用时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习惯 计划 目标
一、习惯很重要,从小要养成。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好的习惯,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重视课前预习,养成有目的、有效果预习的好习惯。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知识量的不断膨胀,预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但不注重预习的效果。很多学生认为预习只要笼统的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预习没有太大的收获。按照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每一章节内容之后都有相关的习题,学生可以先看这些试题,带着问题去看课本,标出疑点,使预习有一定的针对性,预习之后再独立完成试题,以此检验预习的效果。
2、积极参与课堂,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灵活记笔记,加强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学习是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有了课前的认真预习,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观察实验,独立思考,用实验验证理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小组讨论与交流,有助于学生合作性学习;发现新问题,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养成好学、好问、好思考的习惯。笔记记重点,难点多思考,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3、加强课后练习、复习,巩固学习效果,养成归纳总结、查缺补漏的好习惯。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检验和巩固,不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辅导书上的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到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复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等,是一个分散的网络。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学会总结整理,归纳相似的性质、辨别不同的地方,深化记忆。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加强化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二、时间是关键,科学利用之。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面对学习也是如此,要学会提前计划时间,合理安排活动。一名学生如果对学习时间缺少预先计划,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安排,那么他的学习就是暂时性的,受情绪影响很大,学习时断时续,这必然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尤其高中生因为作业量多,做功课的时间很长,休息时间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精神持续紧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不断,学生就会打不起精神,注意力难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记忆力差,精神易疲劳,对学习很不利,学习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提高学习效率。
1、定好学习计划,牢牢抓住今天。
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学生还要学会“牢牢抓住今天”这一诀窍。许多学生喜欢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办,这样的习惯不好,要想赢得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时间空白度过。如果放弃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明天,也就会一事无成,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时光,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
2、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
学习有主次、详略之分,因此,在安排的学习时间上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不会浪费时间。一天中供学生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学生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珍惜时间,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懂得珍惜时间的学生善于充分利用平时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通常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良好。但是有的学生平时不珍惜时间学习,要到考试之前才开始忙碌起来,原本记忆类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在平时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完成,考前复习起到加强记忆和查缺补漏的作用。然而这类同学平时不关注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考前却一下要求自己记住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化学方程式,这样的记忆方式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导致考试过程中常常出现记不住、记错、记混淆的现象。
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零星、片断的时间,如:车站候车的三五分钟,医院候诊的半个小时等等。如果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它们合理的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同时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