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作者】 陈玲芳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瓮安中学
【摘要】【关键词】
现在的教学理念是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初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化学课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很容易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疲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相比的“弱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更新观念,由传统的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被动传授式设计,转变为对课程主动的探究性创新设计,再采用探究性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我对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观。教学时要求学生面临一定的问题情境,亲自去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学生经历与化学家的探索相近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经验。在新课导入时, 创设问题情景, 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神经细胞马上处于兴奋状态, 情感信息在神经系统的传递中达到最佳, 而且学生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情景。如在学习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的时候,让学生回家观察妈妈(或其他人)炒菜所用的铁锅,用过后,头一天晚上刷洗干净,第而天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炒完菜后,锅里有油不刷,观察第二天会有什么现象?教师不必急于作答,而是诱发学生去探索。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储蓄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廪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环境,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如实验条件、讨论气氛、资料等),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持久性,把学生要学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二、主动质疑探究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的讲解,并加以鼓励,渐渐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解到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显红色,那么硫酸可以吗?硝酸可以吗?其他的酸可以吗?它们为什么都具有这些性质呢?这就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
探究,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学习探究得出结论,具体包括: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假设和探究方案设计;②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校园网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资源库。学生带着问题或实验方案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独立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③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处理,得出结论;④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实验验证;⑤对得出的结论作出科学解释。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体现在探究式课堂中。
三、教学中的变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变式教学,启发学生巧妙地运用知识。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和利用“发散性问题”进行教学。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解这类题就是尽可能从各个角度找出所给物质所具有的相同属性。如上述三种物质均为固体,均为纯净物,均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这些属性都具有的只有CaO。通过变式教学,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起到强化作用,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渊变化后的新情况,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学生探究性学习法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教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要从培养人才的长远利益考虑,从民族振兴的高度着想,从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受社会欢迎的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出发,还是要大胆创新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尝试探究创新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