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网络条件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
【作者】 徐科雄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老南小学
【摘要】【关键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农村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网络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还未走出校门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树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长期处于偏失教育中,更容易沉迷于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中。
网络对农村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成了社会广大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让网络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种促进,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一、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和原因
1、对网络的认识和接触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根据调查发现,79%的留守儿童初次接触网络是因为好奇心驱使;89.4%的人则是因为受身边人的影响所致。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成熟,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成年人而言都比较弱,身边朋友的稍加渲染很容易让他们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中。
2、源于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抚养人多为爷爷奶奶,他们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他们往不良的方向发展。在长期偏失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和心理上出现了偏差:
(1)思想品德不高。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爱心,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集体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由于留守生活的磨练,一些孩子过早地对"钱"有了深刻的体会,拜金主义在他们的思想中蔓延。
(2)心理不健康。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种资料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如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
(3)行为习惯不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有的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游戏厅、网吧;有的和街头混混整天呆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有关资料显示,父母均在外的留守家庭是最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为留守子女对这些年老隔代的教育往往不会很顺从地接受,如果这些长辈再因种种原因无力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行为约束和教育,一些人极可能被社会违法人员勾引,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网络条件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效益。
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对策
1、在学校原有校园网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学校德育网专页和班级网页,构建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和活动平台。以网络为载体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法纪、行为习惯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素养。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健康的资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努力营造主流文化氛围,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用先进思想去武装他们的头脑。
2、丰富网络内容,组织网上交互性活动。推出健康的网络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活动,起到净化网络,正面引导的作用。如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聊天、网上“一对一”互助等活动。通过交互性活动,师生平等交流,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德育评定方案,建立网上留守儿童资料,档案尽可能具体、客观、公正、全面地跟踪反映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全貌,同时在网络德育管理平台上及时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信息。全校上下共同来关注,领导者必须也是教育者,除了为这类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外,更要积极投入到教育之中,反思教育过程,研究教育对策,实施教育行为。每位教师应以人为本,亲近他们,了解他们,时时关注他们的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全校上上下下就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小网络,充分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4、组织反馈,加强培训。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学期中途召开德育网络管理人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和留守儿童代表会议,反馈开展网络交互性活动的成果和缺点,进行针对性改进。在实施过程中组织人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网络是纷繁复杂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学校德育教育的平台,全民动员,争取一切积极力量,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