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根据各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注重“衔接联系”
【作者】 王海
【机构】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一、初始阶段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联系”
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与初中历史教学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差异。在高中历史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还没能从初中历史的学习模式中转变过来。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教师应该通过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使所学的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第一,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历史对一部分历史知识已经进行了讲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历史知识,以之为基础由已知过渡到未知,找到适当的突破口运用启发式教学对所讲历史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帮助学生将初中所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的迁移到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对初中历史中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知识背景等的补充,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通过放映相关的电影或科教片等来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第二,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思维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并逐渐趋向成熟。高中历史教学阶段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方式上面的改变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要将新课改的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落实,建立和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呼声的倾听者、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以及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生动活泼的历史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以及价值观的要求逐步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二、步入正轨后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的“衔接联系”
在上一阶段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联系”之后,学生也慢慢地步入正轨,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也逐步适应于高中历史学习,教师应该把历史教学重心放在课标与教学大纲的“衔接联系”、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衔接联系”以及教与学的“衔接联系”上面。
第一,认真学习课标和大纲,做好课标与大纲之间的“衔接联系”。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如数理化等学科有比较清晰的解题方法和可以用来解题的公式,历史教学往往存在一种不可知论的模糊状态。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确定高中历史教学的准绳。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各有其侧重点,教学大纲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课程标准则将基础知识与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学大纲,做好两者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深刻含义,在教学实际中及时更新观念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做好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衔接联系”。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将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采用内引、外联及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社会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融入在课堂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实践中要选择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历史学习的环境,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历史实践的机会。如,可以开展一次电视剧讨论会,选一部大家都熟希的历史电视剧,针对其中历史情节脱离历史事实的情况展开讨论会。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及教师的正确指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带人课堂,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针对学生特点,努力做好教与学的“衔接联系”。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思想及情感之间的联系。对后进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对优等生可着重于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加深。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反馈,及时改进计划,多与学生探讨交流,努力做好教与学的“衔接联系”,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注重“衔接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初始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联系”上,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衔接;在学生步入高中历史学习正轨之后要把重心转移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衔接联系”、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衔接联系”以及教学实际中教与学的“衔接联系”上。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从宏观角度入手,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的侧重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