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王竹军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小学

【摘要】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育;责任
【正文】

 

  议论独生子女问题的特别多,独生子女问题让人们对未来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情况心存担忧。

  如果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兄弟姐妹,在家庭成长中缺少伙伴。但是他们可以享有更多的关爱,更好的成长条件。缺少伙伴在孩子成长中是一个可解决的问题,因而总的来说,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是不错的,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独生子女活泼、开朗、自信、有同情心、好学上进、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于独生子女问题,全世界的多数学者有一个共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异。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教育与发展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人格上是健康的,不存在人们说的那些缺陷,而且相当一部分还非常优秀,这说明独生子女不是先天性的“问题儿童”。而且,目前人们认为在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在非独生子女身上也有,有的可能更严重。因而,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独生”还是“非独生”,而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他们身上的毛病只是这些问题的反映。

  看待目前的独生子女问题时,必须有一个主导想法,就是不只是独生子女的问题,而是这一代孩子的问题。同时,我必须将两个问题剥离出来,一个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社会的问题折射在孩子身上后反映出来的问题。

  很显然,如果仅仅以“独生子女问题”来对待,仅仅针对孩子的行为来采取措施,就会将导致这些问题的真实原因隐藏起来,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在孩子身上下再大的功夫,也只能解决皮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独生子女问题”,不仅仅是独生子女自身的问题,同时也与中国当代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很多人都在尖锐地指出独生子女的人格弱点,其实,弱点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现在这一代孩子的人格弱点几乎都可以在教育上,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找到原因。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这一代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之前的几代人大不一样,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期待也完全不一样。在上大学这种压力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产生了重智轻德的偏向,这必然会扭曲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重智轻德是社会环境的问题。社会力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早期影响。回顾过去,有哪一代孩子的书包像现在孩子这样重,有哪一代的孩子面临的诱惑有现在孩子这么多。一个正常的教育,是应该不受分数、高考、就业这样的因素影响的,但是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围绕着考试这样的因素在进行,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的地方连幼儿园的孩子也被拉进了这样的圈子,还被冠名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一代孩子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一代,但也是承受精神压力最大、被功利主义困扰最多的一代,也是最缺少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一代。从这一点说,他们既是幸运者,也是不幸者。

  现在的评判人的价值标准太单一。在我们小的时候,对少年儿童的理想教育中,除了有当科学家、当英雄的内容外,还有大量的做普通劳动者的内容,包括长大后当工人、当农民、当“八大员”即服务员、售票员、邮递员、炊事员等等,也就是现在的服务行业,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长大只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行,也就是“定量户口”、或企业的工作人员。但现在的家长有几个鼓励孩子这样想、这样做。现在价值追求是单一的。  

  现在的孩子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甚至不能应付一些较小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他们在遇到不顺利时,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沮丧情绪,甚至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能客观地分析现实条件和自我状况,使挫折的不利方面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依附性强而生活自理能力差,是这些孩子的又一个特点。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甚至在家时连饭碗也未曾洗过,独立生活能力很差。这促成了他们好逸恶劳的心理,认为不劳动照样可以轻轻松松地从父母那里得到钱。

  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认为这一代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坏事的传播会更广更远,人们很容易以偏概全。

  我们首先要明白孩子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他们面临着哪些诱惑和困惑:激烈竞争、贫富差距、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手机、网吧等等。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各种责任,社会责任,就让社会来解决;教育责任,教育来解决;家庭责任,家庭来解决;孩子责任,孩子来解决,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夏令营中的较量》反映的不是中国的孩子不行,而是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还存在缺陷。为了实现中国梦,全社会都应该有效地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