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看图说话 想象编图
【作者】 王丽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
【摘要】【关键词】
看图编题与想象编图,是训练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交互配合运用,从而提高思维整体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兹以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以下简称“等分”)及“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以下简称“包含”)的含义为例,说说我们的教法。
通过演示示范和学生操作,让学生初步懂得“等分”和“包含”的含义,并约定用虚线表示等分,而用圈表示包含,接下去进行如下教学:
1.看图口述。出示:
△△ △△ △△ △△ ○○○ ○○○
△ △ △ △ ○○○ ○○○
(1) 要求学生看图口述:左图:指导12个△平均分成4份,每1份是3个△;右图:12个○,每3个1份,可以分成4份。这一步是基础,必须要求学生扎实掌握。
(2) 看图把“△”、“○”想象成人或小动物、花草、文具等,依图意口述。(在小组里口述)
这一下可热闹了,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好极了。
然后小组代表汇报。通过反馈,加深理解。如:
学生A:12个小朋友,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人。
通过讨论,明确: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样分法是“平均”分,要说成“平均分成4个小组”。
讨论时,我们还有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如:
学生B:12只兔子,3只关一笼,有4笼。
讨论中,把题加工为:饲养小组养了12只小白兔,每3只关一笼,要用4只笼子。
2.看一幅图想象出表示两种意义的图。
(1) 教师启发:如果把这图想成把12颗星星平均分成2份,
求一份是多少颗星星的图,应该怎么画。
学生画好后再问:看看这图还可以怎么分?怎么画?学生画了如下许多图:
(2) 要求学生再想:如果把图想成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图,应把什么条件记在脑子里?有哪些画法?
这次,学生的画法更多了,除了类似上面
“规则”的画法外,还有“不规则”的画法,
如以4个为一份,画的图有如左一些画法。学
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3.在上面的基础上,抽象出“几个几”,如上右图是“3个4”。
4.最后让学生自由想象情景、编图、说话。学生做这个作业积极性很高,纷纷编出了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内容的图,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例如:有学生编出:
口述:
(1) 每个盘子里放3个梨,9个梨要用3个盘子。
(2) 把10朵花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种,每人种2棵。
这段教学有以下一些好处:
(1) 通过图画,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了“等分”和“包含”,直观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了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这就为教学除法应用题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2) 寓数量关系于图形之中,图形又与语言结合,帮助儿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又通过想象编图进一步培养了形象思维能力,使儿童的思维能力受到了适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全面的培养。
(3)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