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方携手,共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平台

【作者】 许金涛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老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如今我们的现实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这就造成了无数个孩子因父母的远离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让人感到心酸的名字叫做“留守儿童”。他们被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监护人,虽然有的吃,有的喝,但缺少别人无法给予的父母的爱及教育,在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等方面就可能会不健全,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一生中真真正正的基础教育,这一教育除了家庭没有别的可以替代。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成长中的缺席也就错过了人生中这最基本的课程,没有安定生活环境中的良好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留守儿童很可能学不到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甚至会因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教育而走向歪路。那么,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一、让网络架起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非常方便。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都已经能够获得上网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通过网络多加联系和沟通。对于家中不能上网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会应当提供网络硬件环境和技术并对他们开放。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视频中看到彼此,聊聊最近的生活,让一家人得到感情的沟通,实现心灵上的慰藉,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和社会提供的这种网络支持坚决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是偶尔一次两次,而要建立长期的机制,确保留守儿童能方便迅捷地与父母沟通。

  二、提高“隔代教育”质量。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进行照顾的,这就形成了被动地“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学习只能依靠学校,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自觉和自律缺乏,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因此,对于“隔代教育”,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并且应当尽量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学校或相关机构可以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隔代教育”讲座,让爷爷奶奶们知道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观,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能用以前的老经验来教育孩子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补偿父母无法进行家庭教育的现状。

  三、发挥学校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的“主角”作用。

  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学校教育要极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全方位地对留守儿童加以关注。

  首先,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留守儿童,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小组进行管理、安排活动。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管理作用。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利用班会、课外活动进行谈心让老师了解这些孩子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更重要的是使留守儿童觉得老师可信、可亲 ,觉得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再次,多组织些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一些活动,既让他们快乐地度过了寂寞的双休日,又让他们增长了见识。最后,重视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体会生活得幸福,理解父母的艰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多或少的缺少父母的言传与身教,因此,学校要及时的补好这一课,适时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自悟、自立、自强的意识,锻炼他们的能力。如带领他们参观附近的建筑工地,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幸福,流了多少汗水,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开展做家务、洗衣服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依靠社会力量。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来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妇联、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发动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当前教育中仍然非常突出,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共同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