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补弱纠偏的的策略
【作者】 初春美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偏科是中小学生尤其是中等生较普遍面临的问题。偏科使部分学生因一两科差而难以进入优秀生行列,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成绩徘徊在中等水平,偏科生群体是初二、高二分化的重灾区,部分学生由一两科差而觉得学业无望,放弃努力,成为学困生、问题生。即使是在努力跟进的偏科生,也往往是在偏科造成的压抑、苦恼、挫败、失望等消极情绪中度过美好的中学时光,人生质量大受影响。年年有众多学生因偏科不能进入重点高中甚至普通高中,因偏科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甚至考不上大学,影响一生发展。
初中前承小学后启高中,是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因此也是补弱纠偏的关键时期。
造成偏科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有:
1.缺少内在动力
初中生突出的特点是凭兴趣学习,经常缺少成年人的理性,比较情绪化;部分同学还不习惯独立、全面思考问题,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部分学生偏科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兴趣,不爱学这一科。比如 “读小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数学时,向来找不到这种感觉”。部分同学有类似的原因——“不喜欢教这一科的老师,就不给他学”。学生就是这样情绪化。
也有部分同学,受家长、同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话“××科没用”“当年我就学不好××科”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奉为圭臬,或是成为学不好某科的好借口;同学一句“××科难死了”“××科真没劲”就让学生深有同感:别人学不好,我学不好也是正常的。
对缺少内驱力的学生,教师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最好的办法还是调动学生的想学、乐学、认为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教学科的重要——比如语文教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语文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是提升个人内涵的途径了吗?教师应让学生跟随自己体验学科之美、学科之趣——比如历史教师让学生深刻体味了历史之旅的魅力,知史明智、借古鉴今的趣味了吗?教师应让学生跟随自己轻松入门、学会学习方法——你的学生比别的老师的学生成绩好并学得轻松吗?一位好教师的言传身教,真的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尤其对偏科生而言。
2.知能漏洞累加
偏科学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为数不少。知能漏洞的累加,不一定哪一天就出现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况是一匹“小骆驼”。这样的学生,往往伴随焦虑和怀疑的心态。像数学这样注重连贯性的科目,前面学不好,后面更困难;像语文、英语这样注重积累的科目,连续的缺漏会让学生的基础比别人成倍相差。对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从今天开始就要努力,至少不能让今天和以后再使漏洞扩大。学好当前课程,就是在不断地弥补以前的缺漏,只是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新添加的科目,教师应该告诫学生,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帮助指导学生从思想认识、信心、努力程度等方面开一个好头。
3.持续的挫败感
对学生来说,几乎每个新的学习内容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面对每天无数次的新挑战,很少有人战无不胜。失败的结果带来消极的感觉是人之常情,我们更无法奢求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能做到愈挫愈勇。偏科学生经历的失败难以计数,在每天都经受重重挫败的经历中,十几岁的孩子有多少人能乐观面对学习?
帮挫败感严重的学生补弱,首要任务是帮他们建立自信。经历挫败的孩子,需要从别人眼中看到对自己的相信才不会怀疑自己;需要不断的安慰、支持、指导和鼓励才能重新拾起勇气;需要经常地体会成功的感觉,受到别人尤其是教师的肯定才有坚持的动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是建立自信的不可替代的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除了安慰、支持、指导和鼓励外,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方法。对已习惯放弃,变得懒散的学生,先督促其做好再肯定才有效;对不入门、缺方法和知能漏洞大的学生,符合实际的目标和计划一般会促其开窍或逐步弥补漏洞。
4.师生关系不佳
“××科老师真差劲”是不少偏科生因对老师不满进而厌恶学科的原因,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对学生态度不佳容易导致全体学生的逆反,严重时会引起“暴动”——要求学校换老师。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个班偏科生成倍增加不足为奇。哪怕全班90%的学生敬重你,另外的少数学生也可能因你的不公、因你的某个不经意的眼神、某句随口说出的话、某个随便的动作、某句不恰当的批语而心存不满。学生甚至会因为你衣着言行随便而不喜欢你,于是不喜欢你教的学科。所以,不管哪科教师,都应该是学生品行的效仿对象。教师应让学生从内心里敬佩自己——你让学生以当你的学生感到自豪了吗?教师确实应谨言慎行,重视自己对每一名学生的态度——所有学生感觉到你以他是你的学生而骄傲了吗?当老师喜欢所教的每个学生的时候,当每个学生喜欢教这一科的老师的时候,这位老师没有偏科生,至少是不会教出新的偏科生。
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教师应该精心打磨,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科。对接手起始年级的教师,建议第一节上起始课,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什么(内容)和怎么学(方法)。
5.家庭教育不力
家庭教育不力有非常多的表现:父母忙于工作、经济忽视对孩子思想行为的教育、学习习惯的养成、基本作业的完成;父母不良思想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一般来说,家庭教育不力往往造成每一科都差的学困生或是双差生。
但家庭教育不力有时候也会造成学生偏科,比如家长不正确的言论引起的学生对某科的错误认识,家庭环境不能提供某科必要的知识背景,还有个别文化程度太低的家长连小学某门课程都无力辅导等,都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某科的正常学习。对家庭无力辅导的学生,可以与家长沟通,为其创造条件与同学一起完成作业,在校划分学习小组时注意强弱结对。
教师的鼓励是学生的动力源泉。偏科的学生本来就是一辆动力不足的“小排量”,补弱纠偏走的又是不见尽头的陡坡路,教师更应该以自己持续不断的鼓励给学生提供持续不竭的澎湃动力。使厌学变为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