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快乐音乐 享受快乐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快乐教学
【作者】 吴林香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愉快的心情,能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效率将是事半功倍!拥有快乐的学生同时会拥有自尊、自信,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同时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的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积极地实施快乐教学因素,在音乐欣赏、节奏教学、歌曲演唱等教学环节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关键词】音乐课堂;快乐教学; 节奏; 欣赏; 演唱;创新
音乐,是生产快乐的源泉,是制造积极情绪体验的“阳光天使”。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点燃快乐的火种,它比语言更具一种直入人心的力量。愉快的心情,能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效率将是事半功倍!拥有快乐的学生同时会拥有自尊、自信,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同时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的健康和谐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但是,在我们真正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段普遍的教学状态,实在是令人担忧:课堂上老师们不是辛辛苦苦地教学生唱曲谱拍节奏,就是一味地讲解知识,甚至要其硬背。虽然在知识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那都是死的东西不能活用,而且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脸上没有笑容,而是一种厌烦的表情,想这样的音乐课根本美不起来、快乐不起来,我们怎么办?那么如何将快乐贯穿到教学中呢?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欢呼雀跃呢?我认为,应当积极地在寻找可实施快乐教学因素上着手,在音乐欣赏、节奏教学、歌曲演唱等教学环节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掌握技能。根据我几年来快乐教学的实践体会,我以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音乐课堂环节,一定能使小学生在快乐地学习中享受快乐。
一、节奏练习感受快乐
节奏是每首歌曲的骨架,有了音符,歌曲就显得生动了。活生生的节奏不是靠思维把握的,而是靠人的直觉去感知的。在快乐的氛围之中则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感受节奏之美。音乐的感知形象是多方面的,节奏千变万化。用恰当的节奏,分声部击拍进行多层次练习,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1.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节奏,是有趣而又简单。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己身体条件进行的节奏练习法,设计出固定的节奏型,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排击出来,反复练习。例如以七拍为基点的节奏谱,我总共设计了八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如第三种是拍手、拍腿、捻指、拍手、拍腿、捻指、拍手进行,再如第五种是拍手、拍手臂、拍手肘、拍腿、拍手、拍腿、拍手等。一拍一个动作,让学生都学会后再以速度的变化和二部轮奏的形式进行练习,培养其内心节奏感。学生们则兴趣盎然,用那好奇的眼神关注着,积极地学习,不甘落后,个个都笑容满面,学习氛围异常的好。课后,还在讨论,甚至有些学生还要求下节课再学习。再如教学《小马车》一课时,教者设计这样的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动手练习。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还可采有律动的形式进行节奏练习,例如利用《尤米卡》这首曲子,首先让学生学会四个动作(拍手、拍腿、捻指、拍手肘),再进行速度的变化练习。一拍做一个动作或两个、三个动作等来进行。达而克罗兹体态律动理论认为,通过节奏运动这种教育手段,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欣赏聆听体验快乐
欣赏,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以往,教师在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的提几个问题(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何感受;它的情绪是怎样的等等)便草草了之,造成音乐欣赏课中 “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枯燥、无味、不愉快”等问题,而留在学生心中的是一片茫然,有的学生提不起精神;有的学生心不在焉,独自发呆;他们的学习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挺痛苦的。那么如何改变呢?于是,就尝试着用“以动促情”的快乐欣赏法来进行教学上的改进。快乐欣赏是让学生在欣赏聆听过程,通过探索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体验愉悦。利用舞随歌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走进音乐,喜爱音乐。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舞曲》时,首先让学生欣赏《马刀舞》感受其情绪和所描述的情景,然后用一个较为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再让学生欣赏《小步舞曲》,问“你此时觉得用什么方式表现最适合呢?”然后让学生与《马刀舞》比较后再自由地跳,从中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与舞步要求,再师生一起舞蹈,这样,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只是稍加改变方式,在动作的不同表现中就能让学生体验乐曲的情绪,让学生体验到欣赏的快乐、情绪的愉悦。这不,学生们都还津津乐道地评论着,这节课有多开心,多有趣。这样的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演唱歌曲收获快乐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唱歌教学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其有自信地唱歌,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从中能得到体会和感染,这才会陶冶孩子们的情。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就要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科学的安排,让情感的线条有一个由细变粗、由白变彩、由静变动的过程,保证儿童生动活泼地、愉快地歌唱。在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具等来创设学习新歌的情景;用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身心上愉悦,积极、开心地参与学生活动中。如:我在教《愉快的梦》时,我首先用图画、音乐、语言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夜空的景色和宁静的环境,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联想这快乐的梦境,感受和体验这歌曲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再让其快乐、优美地歌唱。这时,学生们的体验就会截然不同,而愉悦的情绪也将激发出来。
在深入课堂教学调研中,我还发现较多学生唱歌时紧张,表情、动作僵硬。这种状况谈何而来从演唱中得到快乐呢?我就鼓励教师运用触摸法和微笑法来改变这种现象。学生在歌唱时,教师走到他们中间,有意识地拍拍你的肩,摸摸他的背等,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帮助学生放松。在要求学生一定要微笑着唱的同时,教师自己首先要微笑,试想如果老师板个脸,学生怎么可能轻松起来呢?怎么可能开心起来呢?怎么可能的快乐地、带着微笑演唱呢?这也将是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快乐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吧。
四、实践创新享受快乐
我们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音乐天堂。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快乐的课间》时,她首先在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一起玩他们平时爱做的游戏,再在课堂中让学生聆听《跳绳》《陀螺》《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这四首曲子时,将以上四种游戏加入进行。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欣赏音乐,参与到音乐的体验之中。然后来演唱歌曲《哦,十分钟》。这样,把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深处,歌曲情绪也得到了充分表现。最后在边唱边表演的形式中来结束教学。使这堂课就像是多了美妙音乐的体育活动课,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地非常积极活跃,听音乐动作又快又准。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接受音乐的熏陶,体验满足感、幸福感、快乐感,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唱《金扁担》一课,当学生学会歌曲演唱时,她启发学生联系家乡生活实际变化(说:“这首歌曲讲的是苗家的新变化,那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根据歌曲《金扁担》的曲调创编赞美滨海县城新变化的歌词。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讨论、交流着,创编出许多不同的歌词。趁这稍微的空隙教师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尊重你们的建议。你们把自己创编的歌词记录下来,我们唱一唱,是不是更加动听了!”此后,学生们高兴地笑了,教师发现他们的脸上更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成功的喜悦。在学生们创编好歌词后,进行演唱展示,并且将‘盐城通榆河大楼’剪彩仪式表演的形式再现(学生分成好几个队来表演,如:彩带队、腰鼓队等),场面胜似热闹。(下面是根据学生们自己创编的歌词整理出来的部分内容)
金扁担
通榆河大桥连全国咧,汽车嘀嘀到滨海。
来铁牛咧,来钢马也,运走鱼虾和稻谷。
阳光洒满桥,洒呀洒满桥;
春风追彩霞,追呀追彩霞。
红花笑咧,绿树夸也,大家乐得笑哈哈。
桥儿好像金扁担咧,挑着滨海奔四化。
金扁担
座座大桥连五洲咧,汽车嘀嘀到滨海。
送卡车咧,送小四轮也,运走棉花和何首乌。
暖风轻拂桥,拂呀轻拂桥;
车儿追彩霞,追呀追彩霞。
河水笑咧,浪花夸也,人们乐得笑哈哈。
桥桥好像金扁担咧,挑着滨海奔四化。
学生们唱着自己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了,情绪高涨、喜形于色,创造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能作词。
总之,音乐课应该是快乐的,音乐课也必须是快乐的,我们有责任让音乐课快乐无限。作为音乐教师,要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及方法,深入学习新大纲,新课标,认真钻研,重组教材,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安排教学,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让音乐课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音乐是美的,活动是快乐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美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更美的音乐奇迹!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中快乐教学法尝试》 王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逸夫学校
《体验、探究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杨海芸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儿童趣味音乐教学》 袁善琦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金亚文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