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吴萍
【机构】 四川省开江县电化教育馆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作用
【正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在教学中起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它必将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如教学蒲松龄的《狼》时,由于故事性极强,课前我搜集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图片,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热情极其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情节后,再现原文,结合原文进行疏通理解,这样充分利用网络图片,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文意。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一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能否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传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课文难点的突破或借助复杂化的语言,或借助肢体动作进行解说,结果下来,经常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搭建理解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时,我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并分别表达出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气氛相当活跃。这一篇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说明文中的重点,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比较抽象、复杂,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增加生动性,又容易突破重难点。如《范进中举》一文的重难点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份子的毒害。如何让学生更准确的体会范进这个艺术典型以及课文的主旨,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儒林外史》相关的电视片段。学生通过几段视频欣赏,看到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刻画的众多人物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份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生动的画面将这一名著的主题尽显。
三、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们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月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还带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语文老师不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还要在更多领域有所发展,因为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