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好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作者】 黄敏
【机构】 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民主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对于初三同学而言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是一门既需要有较好的逻辑及理论思维又需要做一些实验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学科。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讲,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化学的有效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将化学定性为理科,认为理科难,对化学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而在做实验方面,由于农村学校的经费不足,很多实验根本无法完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形成了“重讲授,轻实验”的教学习惯。因此,要做好农村的化学教学工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多做实验。【关键词】农村初中;兴趣;家庭实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入门工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习、认识兴趣的因素。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困惑,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因此,下面我介绍几种自己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多总结口决帮助学生记忆
口诀记忆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如说变化,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再比如,如何写化学方程式的口决。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有氢找氢无氢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出现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二)、在教学中多指导学生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然后去巧记。如讲置换反应时的概念时,不但要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而且要指出这两种物质必须有一种是单质,另一种为化合物,只有这种条件同时满足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再如例如,离子的形成过程,学生较难掌握,我就以氯化钠为例,把氯原子和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分别制作成动画模型,再加上动作、声音,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非常形象、直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离子形成的理解记忆。
(三)、在教学中善用浓缩记忆
浓缩记忆就是对一些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浓缩成提纲式的骨架进行记忆。如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家庭化学实验
大多数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得较少。首先,器材和药品配备不齐全。其次,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生物等课的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选择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但是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化学教学就应多做实验,常做实验。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家庭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稳定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
(一)、“烟灰”作催化剂
实验目的:
为了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操作:
取少量的白糖放在玻璃片上,点火,白糖不能燃烧;将白糖和新的香烟烟灰充分混合后,再去点火,有蓝色的火焰产生。
原因: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在烟灰中微量元素锂的作用下,降低了白糖发生氧化反应所需的温度,致使白糖可以点燃。在这里,“烟灰”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
(二)、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原理
淀粉(用面粉也可)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有氧化性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
实验结果? 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三) 、两色花
实验步骤
找一朵刚开放的紫色的牵牛花,把花下面的枝条劈成两半。再找来两个玻璃杯,在一个杯中放些醋,另一个杯中倒些碱水,将分开的枝条分别插进两个玻璃杯中。几天以后,这朵紫花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一半变红,一半变蓝。
实验原理
因为在这些花中都含有蓝色色素,主要成分是石蕊精,它遇到碱变蓝,遇到酸变红。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在这个简单而有有趣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所以,我们农村初中要想法利用好这些简单的家庭实验,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
总之,想搞好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就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布置一些有助于教学的家庭实验,以弥补农村学校在实验教学中不足。同时,利用好身边一切有助于教学的教学机遇和办法来搞好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成.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9].
[2]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