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精心设计“练习”

【作者】 普布琼拉

【机构】 西藏萨迦县雄玛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50%,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提高练习的实效。

     一、设置兴趣题,使学生想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小学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置联系实际生活的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

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

  又如:在进行打折应用题的探究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有一天,老师带了5000元到家电市场买电器。看见有一款家电组合:TCL彩电2000元,功放的价钱是彩电的80%,音响的价钱比彩电贵20%,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吗?如果不够怎么办呢?如果老师没有买这组家电,后又转到了一家海尔空调专卖店。那有一款立式空调,成本价是4000元,现标价5000元。如果老师要买,而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准备怎么卖?为什么?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学生说:“不够再去取一些饯”;有的说:“砍价”;有的说:“如果我是老板,我就打九折卖。”还有的说:“如果我是老板,我不打折,但是买1000元返100元的代币券。”……

  以上两道习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练习,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开放式练习,开发学生智力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设计开放题应注意: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趣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

  如把一个边长分别为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绕着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发现答案是不唯一的,分别有一个圆锥的,也有两个圆锥的组合体,由浅入深,既复习知识又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少做题多受益。

  四、设计综合化练习,全面提高数学思维

  练习的综合化是指练习的编排设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使练习更具思考性。

  如还是在圆柱和圆锥的练习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9.2平方米,高是1.5米。(l)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则这堆沙子有多重?如果派载重量是4吨的汽车来装运,应派几辆?(2)用这堆沙子在8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通过本题的练习,沟通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

   总之,练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练习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进行这样“练习设计”的,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其次练习不能仅盯着本节课的目标,而应瞻前顾后,放眼整个学习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效用,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能力、形成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