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初探

【作者】 孙秀江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郝戈庄初中

【摘要】新课改实施不仅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模式,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新课程理念催促我们审视与转换角色,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善待每位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班级管理,班主任
【正文】



  新课改下的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的艺术。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的灵魂和核心,是联系班级与任课老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桥梁。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辛酸也有喜悦,有失败也有成功。

  在此,对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我作如下探索。

  一、用爱心赢得学生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让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不断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切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古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也阐明了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育学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我认为,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自我修养,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习。

  三、班级管理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主任除了要有一份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1、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集体活动,调动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心理品性的活动方式,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性得到强化和发展,达到寓教于乐、促进心理素质良好发展的目的。

  2. 民主选拔品学兼优的班干部,培养学生班级活动的自主性。

  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讨论、计划、安排班级活动,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到具体的活动实施以及结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进行。首先,民主选拔品学兼优的班干部。班干部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位,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其次,以培养学生“真、善、美”为目标,以班会、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和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找到成功和自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3. 增强班级管理的感染性,营造氛围。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班集体功能,组织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班集体观点。

  (2)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

     (3)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开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形式,创造学生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育人

  新课改下,我们要的不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我们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但要教他们学会求知,还要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理解到,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应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理念。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由此可见,新课改实施不仅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模式,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新课程理念催促我们审视与转换角色,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想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善待每位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