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师,请你使用绿色语言

【作者】 侯绪营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失的教育。

  教育故事描述

  新学期之初,我班转入了一名叫张新的同学。我担任这个班的英语课,她的父母专程找到我说:英语在张新的心里一直有个阴影,他原先所在学校的英语老师嘴很快,人很凶,经常打骂学生。只要你犯了错,她就会冷嘲热讽,而且考试成绩不好时,她会旧事重提,继续讽刺;她的口头禅是‘人要脸,树要皮,人不要脸,还叫人吗’?……那年秋天,他因病请假十几天,因此那次单元检测只得了60分。发卷子时,英语老师气冲冲地走到他面前说:“你怎么才考了这么点?你生病就不知到用功了?真没用。”说完,甩手就走了。从此他讨厌起了数学老师,进而讨厌英语。下一次测验就更差了,老师再批,就再差。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终于他的英语成绩一撅不振,随之也退出了尖子生的行列…。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即便生活不方便,父母不得已采取了转学的办法。

  思考与启发

  听到这里,我意识到张新同学的失败就是由于老师一番讽刺的结果。我忽然想起了泰戈尔的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老师的赞美应该是洒向学生的一缕灿烂阳光。老师的批评应该化作一汪清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教师的语言,才是绿色的语言。

  使用绿色语言,首先要以爱心,诚恳平等为前提 ,一个教师只有让“爱与心一起走”,才能真正为学生着想,说出的话才易于被学生接受。高尔基曾说过: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对学生的“爱”也是老师在事业上追求和探索的动力。因为只有教师对学生有了真挚的“情”和“爱”之后,他才有可能一心扑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会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会追求较高的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才会有一种永远使不完得力量,即使遇到再大困难,受到再大的委屈,遭到再大的不幸,也会一往无前的干下去,这正象一个慈爱的母亲决不会因为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成长时因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而抛弃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会推动教师主动地去探索,去追求去获得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教师的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带着教师的爱的语言,会让学生从批评中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怀,理解,宽容,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绿色语言是学生自卑时点燃他自信的一把火,是学生疑惑时打开他心锁的一把钥匙,是学生成功时送给他的一束鲜花。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的一句话能让孩子们的心灵快乐或悲伤,而这些都关系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所以,老师们请用绿色语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