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生本教育下学生管理的探索”
【作者】 吕茂亮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 邮编:256402
【摘要】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开展还没有得到根本深入,应试教育的毒瘤严重践踏和毁损教育的生态文明。生本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形式,通过实施“生本”带来的巨大的学习能量,使人的素质获得全面的提高。实践生本,使我校师生领悟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激扬生命,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本教育在我校全面推行,尝试这种理念用于学生管理也是目前老师们研究的课题。【关键词】生本教育 学生管理 教学 学习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决。所以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的伟大之处,是把教育上升到文化层面上来把握,摆脱了形而下的、单纯的教育技术变革,从根本出发,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而激扬了教育本身的魅力。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问题产生:我们学校是淄博市第一批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从刚接触生本到现在应用自如的生本课堂,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2010年开始尝试生本教育的我们认为生本教育只不过是布置课前作业,课堂上学生分组交流展示而已,与合作学习没什么区别,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问题来了:学生前置作业做得不好、课堂上学生参与面不广、交流问题不到位、完不成教学任务,把生本课堂变成了讨论的大课堂,整堂课乱而无序,失去了掌控课堂的能力、、、、、、。
寻找症结: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研究生本教育理论,探索适合于自己学校的教学策略,才能与生本教学接轨。以生为本,我们的作业设计有些脱离了农村学生的实际;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小组长课下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检查的作用,致使课堂教学慢,学习任务完不成。经过学校专家团的研究后发现我的生本教学缺失了一项非常重要因素那就是 “学生管理”。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而后我在学生管理上下了功夫,采取了如下的措施,力争生本教育的突破!
探究出路:郭思乐教授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心中要有一棵树,并且要明白,树木是自己生长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选一个地方,帮助它生根,而不是钻进树木中干预和代替它的生长。这话形象地解说了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本质,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管理交给学生自己,学生就收获了价值与掌声!
措施一、我的岗位我负责。
在班内分设岗位,做到班级工作人人有份,学生自愿选择。班委竞选、科代表竞选、小组长竞选都要采取演讲后投票选举,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均有了提高,学生们都明显感受到:其实,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做主人的感觉真好。
措施二、我的小组我做主。
学习小组为4至6人,组员共同为小组起名、口号、小组公约等,关键是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有主管学习的、主管纪律的、主管回答问题的、主管总结的、主管评价的、主管计分的等等。学习小组建设的成败,决定着学生到底能不能在生本文化背景下真正实现自治和自学。我们注重首因效应。每一个老师从开始就特别注重小组的建设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学科特长的学生当好小组长,并亲自进行细节的培养,比如:小组长对于课前探究作业的完成应该怎么进行小组引领和督促、在班级展示中如何使所有组员都有机会展示等等。很多老师觉得小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就在于细节的问题没有指导学生去做好。
措施三、奖励机制促优秀。
组与组之间相互监督开展竞赛,每周小结,积分高者为周“星级组”,月底还要评出月“星级组”,学期末评选“学习明星”、“进步之星”,学生们的团结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明显提高。
措施四、小组帮学齐进步。
表彰奖励学习小组,这种捆绑式的考核方式,使得小组帮学成风。渐渐地学生学会了提前交流前置作业中的问题,课堂上的小组交流积极到位了。
措施五、自主管理兴趣高。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后很多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大大增强。做到了在班级管理中人人参与,献计献策,许多办法很有创意。例如,正当老师为班上学生乱扔粉笔头烦恼时,就有学生主动请缨做“粉笔管理员”,负责粉笔的领取、保管、卫生等全部事宜,效果良好。还有如专门负责多媒体教学时教室灯光、窗帘等的“电教协助管理员”等等,也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使学生的才干、智慧、意志得到长足的发展。
初尝胜果:“生本教育”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我此时顺势教育他们凡事尽力,做到最好。于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人严格要求,骄人成绩也接踵而来,如频频地被评为“校文明标兵班”、“精神文明班级”等等。
结语:“生本教育”的实施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生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将把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作为我的努力方向,继续探索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