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加深校园文化底蕴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作者】 郝志义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全体师生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怎样才能使校园文化更具特色,更有品位,在此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思考。
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校园文化景观
1.基础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硬实力,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结合我县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两年来,我校新建起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学校办学规模大,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教室内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技展览室等各功能室,能够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整个校园的绿化美化,都注重体现自然美、园林美,人文美,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工作、学习、健身、怡情的乐园。我校努力创建新型花园式学校,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景观。
2.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丰富德育手段,探索环境育人新途径。我校努力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力争让每一棵树,每一堵墙都变成育人载体。形成了“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人生助力”的办学理念,“文化润校、质量立校、队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想;“严、勤、真、美、和”的校训;“厚德、勤勉、求新、卓越”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慎思”的教风;“乐学、善思、合作”的学风。学校提出了“五会六能”的教师发展目标(“五会”:会做人;会生活;会工作;会健体;会审美。“六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上一堂学生满意的课;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能独立完成一项课题;能有一项非专业特长。)和“五会六能”的学生培养目标(“五会”:会生活;会求知;会交往;会理财;会保护自己。“六能”:能写一手好字;能说一口普通话;能有一项艺术爱好;能掌握一种健身方法;能熟悉微机基本操作;能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励志标语清晰醒目,教学楼内、教室之中、办公室内悬挂有大量的格言警句,名人画像、书画作品,营造出了浓厚的育人氛围,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
二、创造优雅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体现校园环境的“四性”:
1.思想性。我们在教学楼的醒目位置悬挂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育人目标等,在教室、宿舍、实验室张贴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宣传画或条幅,在校园内树立警语牌,以此来唤起学生的进取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2.知识性。学校在校园设置了文化长廊,在教室开辟了学习园地,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悬挂科学家、教育家画像,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求知欲。
3.艺术性。我们在校园内开辟了艺术专栏,专门张贴悬挂学生的书、画、篆刻等作品;宿舍内有制作精美的宿舍成员名单,温馨标语;校园内设置有名人雕塑,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艺术熏陶。
4.观赏性。我们在楼道、门厅、校园等显著位置放置了花卉盆景等,扩大了绿化面积,美化了校园,使我们的学校真正变成了花园式校园。另外,将要制作的大型雕塑——奋飞,也会时时激励师生们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意志。
三、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品德文化内涵
主题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以“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让每一位学生都收获成功”和“用爱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在教师办公室的醒目位置悬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育人励志标语,展现我校的育人理念、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学校的办学追求,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理念、办学追求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融,成为学生寄托情感的所在。
2.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形式有唱响校歌《腾飞吧,民乐二中!》、校园广播节目“实时博览”、“古今论谈”、“美文欣赏”、“好歌快递”、“身边美谈”;活动项目: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师生演讲比赛、“颂歌献给党”大合唱、“歌颂党、歌颂祖国”系列征文等,为师生搭建了学习、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平台。
3.开展“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我校出台了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利用升旗仪式、班团会、校园广播“我爱我家”栏目、张贴温馨话语、解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确立每月德育主题,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与知识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4. 开展以“陶冶艺术情操,展现学生特长”为主题的成功教育活动。内容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每学年在“五一”、“七一”、“十一”、“元旦”前夕,组织举办课本剧表演、英语小品大赛、师生书画作品大赛,校园歌手大奖赛、演讲比赛、田径和球类运动会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的艺术日,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机小组、美术小组、书法小组、舞蹈小组、器乐声乐合唱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篮球排球小组、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展示学生风采,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幸福,品味校园生活的魅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为学生自强自立奠基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要经常学习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文章,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实施方案》、《文明处室、先进班集体评选方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宿舍管理条例》、《优秀班集体评选办法》、《安全管理制度》等,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方向和制度保证。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面广,细节性强。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凸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又要加深校园文化底蕴,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