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观念存在的“误区”
【作者】 毛彦忠 孟凡刚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郊中学 毛彦忠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孟凡刚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际语言,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不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其教学观念存在一定误区。【关键词】英语学习 ; 哑巴英语;误区;交际功能;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教学目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思维定式;走出误区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快速传播的社会,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而语言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媒作用。英语作为全世界重要的应用语言之一,也发挥着其它语言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正是由于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英语。然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人不能学以致用,出现哑巴英语现象。这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相悖。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授者,对于学生能否学好、运用好英语这一语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作为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误区就显的格外重要。根据本人的理解,现就英语教学观念存在的误区浅谈如下:
? 所谓误区,具体而言,是指人们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形成了一些看起来似乎正确而其实是错误的观念或行为。在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不少被认为是常理或合理的想法和做法的现象,但从语言教学的科学性角度来看,却是较为严重的误区。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 1、在对英语作为交际性语言的认识上存在误区。随着素质教育广泛推行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行的教材编写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供学生选择的话题非常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场景,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但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贯彻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优秀的教学建议,有些英语教师在考试指挥棒和升学唯分数论的影响下,在教学时把英语语言教学仅视为对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而忽视了语言的听、说、读等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语言的重要交际功能的作用。这种教学的后果是: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和“哑巴英语现象”。 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时比较强调大量单一、重复的练习,这种教学的特征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做题和掌握知识点的工具,他们把学习英语当作任务,而学生的语言技能得不到全面的挖掘和锻炼,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学生身上难以体现。这与英语课程新标准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相违背的。
2、在教师业务水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不少教师认为,教师自身的语言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能相应提高。他们只重视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而对学习语言理论、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法不够重视,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不够重视。具体表现是比较重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达标考核或学历进修,而没能把有效的教学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轻视教学反思,没能遵循教育规律!
3、在信息化技术使用上和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技术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以便于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电子白板和PPT等技术工具的使用。但是技术工具和教学内容两张皮现象却让人担忧,落后的教学设计既使披上技术工具的华丽外衣也无法让课堂教学真正高效!许多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仍从经验和感性角度出发去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存在随意性和单一性;在教学目标方面,知识目标体现的多,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目标体现的少,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明确提出的“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重要目标认识不足,结果使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得不到行之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图无法体现,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的。这实际上是部分教师为追求教学成绩的“短期效应”所致。久而久之,这种不正确的教学行为就会离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越来越远。
4、在谁是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教英语就是以讲为主,讲得越多学生自然就学得越多,其结果是教师普遍满足于满堂灌,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而不是主导。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减少,开口讲英语、用英语的机会减少,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服从者或配角,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无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检测手段检验学生的学习,了解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减退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随之降低,课堂气氛日益变得沉闷、压抑,课堂效率低下,最终出现学生放弃学习英语的可怕局面。
5、在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上存在误区。大部分教师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点知识和布置的作业,学生在课下都必须掌握,如果不能完成,责任在于学生而不在于老师。这种观点正确与否,要看老师是否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在讲授每节课时,是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2)教师是否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自己的教学,是否避免了教学上的盲目性和一刀切。3)教师的课堂是否是高效课堂,是否在课堂上完成了对学生的诊断性评价。4)课下的巩固性作业是否是在结合了对学生的诊断性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是否是有针对性的和有层次性的。如果以上四点老师们都做到了,说明老师的教学和对学生要求是有效和合理的,否则,则是错误的,缺乏对学生学习全方位的考虑。
教师在教学观念中存在的误区,反映了教师们在语言观念、教学观念和育人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没有认真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及时“充电”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使许多传统习惯成了思维定势,影响到英语教学。希望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能重视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积极的想出应对措施,尽快从英语教学观念的误区中走出来。
主要 参考书目: 《英语教学法》
《英语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