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案——体验式教学

【作者】 郑 鹏

【机构】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成为了数学教育界又一大热点.但在我国目前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不乐观,仍存在许多问题,著名学者张奠宙先生指出: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如今教学重点倾向于了在数学教学中严格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特别是能够利用数学能力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新理念,并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应用意识的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

  1.高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薄弱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下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特点表现为意识薄弱,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而这要归咎于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理论性,过度重视数学概念、解题技巧,而不怎么在意数学精神、价值、其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其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等等。为此,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便停留在十分片面和狭隘的层面。所以说,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薄弱已成了当下高中数学应用意识的一大特点。

  2.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当然,许多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时,其重视程度也不够,主动开展数学应用教学的意识淡薄。我们都知道,由于中国当前的中考和高考制度,教师教学必须考虑“应试”的要求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现实需要,在实施基础教育时,热衷于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不怎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是,不仅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教学课堂,走进社会,所以除了那些会从事与数学专业相关度额工作外,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不会用到它.那么这样,数学应用意识便能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体验式教学

  1.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后,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这便是一个使学生转变角色的过程,即由被动转变到主动、由依赖转变到自主、由接受性转变到创造性。其次,教师的精心指导对于学生课余时间的自学也很重要,例如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如何自立学习,自主学习,坚持学习等。最后,体验式教学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达到真正学数学,用数学的真正目的。

  2.利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

  2.1.鼓励参与,主动学习

  所谓体验只有在经过自身亲自的参与后才能完成,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去经历了,才能感受到所发生的事情与情景。所以说在体验式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所以说是不能让别人代替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着重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因为要是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与体验,学习过程的完成也就成了纸上谈兵。而且学生若能利用多种感官器官,也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想等几个过程,最后便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体验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其中自主学习便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髓,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信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通过体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培养,最终给学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从而更好掌握自主学习能力。

  2.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我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情境化教学。在教学目标下,为避免理论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积极而又生动实际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地去思考探索,积极地去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能不被学生们所向往和青睐吗?

  2.3.面向全体学生

  体验式教学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的机会,都要给于每位同学体验课堂的平等的机会,但是这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的特点进行区分,尽可能地做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但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因为每位学生的个人经验不同,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对待同样的情境,每个人的体验与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即要激发学生进行再创造。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结合教育理论,建立积极而又实际的教学情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过程。其次,还要使学生们注重体验,凭借自己的感官去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进行再创造,从而最终获得客观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体验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它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合理培养,学生通过体验与感受,最终与老师同学交流,在亲自体验教学活动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促进自身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