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发掘乡土德育资源,构建德育创新高地
【作者】 王延海 刘桂娟 邢 鑫
【机构】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王坟镇位于青州市西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独具特色的山区乡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为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品德教育效果,王坟镇中心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挖掘校外资源,丰富德育内容,运用孝道文化,激活品德教育。全镇师生齐心协力、大胆探索,取得了优异成绩,可以概括为:“师生携手三年著新典,孝进课堂九载促和谐”。从2002年开始,用九年的时间,进行了孝文化教育;从200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撰写《大山骄子》、《魅力王坟》、《大山孝子》等校本教材,用文化塑造学生心灵。我镇中心校发掘德育资源,创新品德教育模式研究获潍坊市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一等奖,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我镇被授予山东省亲情教育基地和孝文化教育基地。中国慈孝文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滨两次到我镇调研孝文化教育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以《美教化,移风俗——温暖一个乡镇的校园育人之路》为题对我镇开发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
一、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德育内容
中心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编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校本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实施工作,并发动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广泛搜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发动全体师生人人动手,共同参与,教材编写的过程就是师生体验感悟的过程。
1、人文篇——《大山骄子》
近年来王坟镇模范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编委会发动全体师生搜集整理他们的事迹材料,撰写文章。共收到了来稿120篇,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人物36个,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6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尹欣欣,(曾多次受到过胡锦涛、习近平主席的接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当代优秀青年李欣(张海迪曾经亲切会见李欣);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著名青年数学家宗传明(奥地利总统曾亲自接见宗传明);山东省理科高考状元、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工商行总行高管杨万利;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青州市和平时期第一位革命烈士张学刚和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尹德玲等6位典型代表。这6个人物,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业绩,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编委会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修改后,编写了校本教材之一《大山骄子》。山东泉城画院院长云门子先生在百忙之中挥毫题写书名,并赐墨宝《鸿图大展》;王坟籍画家王专卿、楹联学会会员张俊亮为6位英模人物绘制插图和题写嵌名联。
2、自然篇——《魅力王坟》
王坟镇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深厚,古墓、深山、碧水俱全,也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仰天山。每一处景点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编委会发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进自然,走进村庄,深入生活,搜集各方面的材料。广大师生热情高涨,一周时间,就征集到867篇文稿和线索,编委会对征集的文稿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理,从中精选出了90篇进行修改、分类,成功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王坟》,共收录文章90篇约10万字。
3、普法篇——《为了明天》
近十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是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14-18岁的青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中心校为加强法制教育,多次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政法系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并联合编写了普法教材《为了明天-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录》。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危害,剖析了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并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特点编写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歌”,更便于学生记忆。
4、养成篇——《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指南》
加强指导管理,推进课程学习。教材编写成功后,中心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指导与管理,推进了课程的学习。他们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
第一学期,中心校专门组织优秀教师、当地民俗专家及部分“大山骄子”亲属成立了“校本课程讲师团”,到各校巡回授课,指导校本教材的学习,深受师生欢迎。为了在全镇普及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心校及时制定了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和实施方案,各班主任、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教师负责授课,做到了“五有”:有教材、有课时(两周一课时)、有备课、有教师、有检测,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还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编写制作手抄报、举办艺术节、主题演讲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提高了教育效果。
聘请名家顾问,感受大师风范。三年来,王坟镇积极实施千名名家进校园活动,先后有27位名家、名人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孔屏,台湾国学专家韩荣华教授,山东泉城画院院长、中国鹰王云门子先生等全国的名人名家;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洪吉、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张俊亮等本地的拔尖人才也走进了学校,走上了讲台。学生近距离的与这些名人名家交流,感受了他们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
二、运用孝道文化,激活品德教育
孝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情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孝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在因素。实践证明,孝为众德之本,大道之基,是培育道德之摇篮,推行政治之利器。
中心校在调研中发现,在校学生中55%以上为独生子女,93%以上农村家庭父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农村养老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孝心与孝行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为此,我镇从2002年起就把先进孝文化引入校园。开展孝文化教育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撰孝、学孝、评孝,我们称之为“三部曲”。
1. 撰孝:即编写孝文化教育教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发动全员参与。中心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编委会,组织发动广大师生广泛参与,调查采访,搜集整理古今孝行故事,撰写文章。
聘请专家指导。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指导。中国孝文化协会会员、青州孝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曹元国,家庭教育专家孔屏,台湾国学大师韩荣华教授等,这些专家的指导,提高了教材编写的质量。
成功编写教材。编委会对收集到的资料来稿进行加工、整理、修改、分类,编写成孝文化教育教材,近几年来,我镇共编写孝文化教材6册20余万字,为孝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2.学孝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开设孝文化课程,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设“孝文化教育”课程。《孝文化教育读本》编写成功后,学校开设孝文化课程,每周安排一课时,各班主任、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教师负责授课。做到了“四有”:有教材、有课时、有备课、有检测,提高了学习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文化活动。在孝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师生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加深了学生对“孝”的理解,丰富了孝文化的内涵。
3.评孝
为培养孝心,激励孝行,弘扬孝德,我们在全镇中小学开展了”班班设有光荣榜,人人争做小孝星”活动,各教室配备了统一的小孝星光荣榜,让学生勇追身边的孝星,从而使孝文化教育得到落实和深化。
小孝星的评选方面,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标准,严格评选程序。首先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家长书面推荐,然后提交学校进行民主评议,学校对学生的在校及家庭、社会表现进行调查,最终确定。近几年全镇有1300余名学生被评为小孝星。能被评为小孝星成为我镇学生追求的很高荣誉。
三、坚持十年探索,教化一个乡镇
1、校本课程硕果累累
先后成功开发了13册校本教材,近40万字,这些教材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在各级评选中获得多种奖项。
2、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教师广泛参与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讲授、活动开展等研究工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在教学成果奖、金点子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优质课、课件等评选中,共有106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9项实验课题结题并获奖,因开展校本课程研究而获奖的教师占83%。
3、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学习《魅力王坟》,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学习《大山骄子》,学生更加树立信心,发奋立志成功成才;学习《为了明天》,学生更加学法、懂法、守法,做文明少年;学习《学法指南》,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效率提高,事半功倍;学习《大山孝子》,学生更加知恩图报,让孝心传递,让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通过三年实践,先后有23名学生被评为青州市十佳小公民,82名学生荣获青州市以上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上级组织的各类创新大赛、征文、演讲、知识竞赛中,有600多名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尤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8项获省级以上奖,获奖人数之多、奖项之高名列青州市第一名。
4、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1)《魅力王坟》给力旅游开发
王坟镇党委、政府充分借助校本课程《魅力王坟》、《大山骄子》、《大山孝子》的影响力,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提升了知名度,使王坟镇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潍坊市十大魅力城镇,潍坊市养蜂之乡、山楂第一镇、香椿第一镇
(2)孝进课堂助推孝行天下
“今日孝进课堂,明朝孝行天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逐渐走向社会,走向全国,引起了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先后在青州市电视台新闻栏目、家园栏目播出6次,潍坊市电视台新闻栏目播出3次,山东电视台新闻、正午时光等栏目播出2次,山东教育电视台在《齐鲁频道》报道了该校的具体做法。CCTV《中华孝道》栏目组来该校采访并给予报道。
由孝进课堂到以孝治村,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07年开始,我镇侯王村借鉴逄山初中孝进校园的做法,让孝进家园,提出了以孝治村的理念,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由于以孝治村成果显著,该村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文明村,潍坊市和谐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亲情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支部书记冯先家先后被评为中华慈孝十大人物和中国孝亲敬老十大楷模,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王坟镇孝进课堂,以孝治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举办了三届孝文化艺术节,我镇部分小孝星为艺术节献辞和文艺表演。
在第三届孝感青州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中,王坟镇有5人当选,王坟镇也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逄山初中学生李金玉光荣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颁奖盛典十名开奖嘉宾之一,并于2011年2月13日在北京为著名演员王静宣读开奖词。
2010年11月29日,潍坊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领导来到逄山初中考察指导孝文化进校园情况,关工委副主任隋华堂欣然题词。
中国慈孝文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滨2010年12月到王坟镇调研孝文化教育开展情况。
逄山初中、侯王村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亲情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
镇调研孝文化教育开展情况。
逄山初中、侯王村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亲情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