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三段五环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段立明;马丽娜
【机构】 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以“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为目标,实践探究了三段五环学习法。
一、“自学—展示—反馈”三段激发学习动力
1.课前预习,独立思考,让每个人的智慧初露锋芒。
遵循生本教育“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先进理念,我注重前置自学提纲的设计。采取了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建立各科的前置自学本,由学生提前将预习内容记录下来进行课前预习。独立学习是小组学习的前奏,是小组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前置自学阶段,每个小组成员都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借助教材,借助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学习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将自己的疑惑、困难整理成问题的形式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在使用前置自学提纲的初级阶段,我经常遇到学生课前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的问题,后来经过长期实践、反思发现:⑴前置性作业的每个小问题提出的要求要简单明确,紧扣每节课的重难点和关键;⑵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让学生认为自己是能做好的;⑶只要学生认真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来鼓励学生。
2.小组交流、展示,异彩纷呈,让组内每个成员的智慧煦煦生辉。
小组交流是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小组成员之间初步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组内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交流使学习成果得到共享;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流启迪每个人的思维,让每个人的智慧在小组内煦煦生辉,使学生在小组内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共同解决问题。为使交流有序更加有效,我对组内成员做了如下具体分工:1号组员负责提出问题,其它组员轮流讲出自己的见解;2号组员对于不同的见解,组织成员共同讨论,形成小组方案;3号组员及时记录小组成员的独到见解、小组内有价值的问题;组长及时帮助学困生,使其尽快理解,掌握所讨论的问题。组内交流阶段,组内成员人人发言,共同讨论,形成跃跃欲试、一触即发的阵势。
小组展示是小组学习关键的一环。它需要小组内的成员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群策群力。可以通过讲解、画图、小品、采访、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我要求展示的学生最好登上讲台,面向听众,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全体同学的交流、互动,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展示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到①关注每个学习小组,及时洞察任务的研究进程,对脱离讨论点的予以适当的帮助、提醒和牵引。②抓住小组讨论成熟的有利时机,用激励的语言及时引导、激励,引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倾听、质疑、判断能力。③及时抓住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尽量让多个小组,多个同学发言,互相争论,让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得以提升。
3.适时反馈、评价,激发学习热情,让生命之花竞相绽放。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教师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对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课堂上教师对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或小组)要及时进行评价。我在班内都建立了学生“课堂评价专栏”和“荣誉栏”,用奖励小五星,小红旗的方法激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展示。根据评价专栏统计,每月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合作、交流、展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习小组的评价,我始终注重小组整体的评价,强调团队的作用,通过评价实现对学习小组的管理,用评价引领方向,从而促进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前置自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拓展应用—反馈总结”五环发挥集体智慧。
前置自学—个体学
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前置性自学提纲内容,阅读教材、感悟教材,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文本,对所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提出问题,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再将自己的疑惑、困难整理成问题的形式准备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小组合作—小组学
小组合作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活动,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组内交流阶段,组内成员人人发言,共同讨论,形成跃跃欲试、一触即发的阵势,最终达成共识。
展示交流—班级学
主要是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全班共享,并有针对性地补充、指正。组内展示,表述所感、发现差异,形成一致意见;组间展示,组内成员都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群策群力,富有激情,能通过讲解、画图、小品、采访、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激活、激发、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
拓展应用—全员学
通过全员课堂训练,让所学知识当堂达标,当堂消化,实现“堂堂清”,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反馈总结—自主学
总结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实现知识向知识、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总之,三段五环学习法促使生本课堂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潜能放在重要位置。以小组合作、小组评价为杠杆,撬动小组的学习内部活力,促使生本课堂逐步走向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