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搞好数学素质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 梁开平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王家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重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一、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

  要搞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知识更新,用规范的师德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应用素质教育的理论搞好教学。用自己的“身传”、“言教”去造就未来的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

  素质教育,即按照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性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并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活动。

  数学教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受教育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而传统的数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轴心,考什么就学什么,忽视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潜在的智能的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扭曲了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削弱了数学教育的固有功能,背离了培养目标,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因而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即由传统的数学教育而转向数学素质教育,这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提高教师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二、如何促进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培养、提高在校学生的数学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数学文化素质。这样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促进数学素质教育。

  首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史的典型事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三角形等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数学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上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知识学好数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学生的职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掌握高深的科学技术,而数学就是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数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加之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才能多做贡献。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对发展思维有特殊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条理性、抽象性。利用数学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功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的教育,并要渗透到各个教学过程中,授人以渔,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较为抽象而枯燥,加之学生知识范围、认识水平及思想能力的限制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它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定向、调维持和强化作用。兴趣能促进智力因素不断发展,并成为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动力。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去调动、培养形式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参加学习过程的思想者,发现者,学生由不知向知的转化,由不能向能的转化,起着只要作用的是形式4本身是否主动,因此必须强化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去听、去学、动脑、动口、动手,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知识,去提高能力。要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差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