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作者】 姚启峰
【机构】 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新时代呼唤课程改革,新课标要求教育创新。面临物理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喜欢物理,乐于学习物理。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和实践,简要谈几点认识和见解。
一、注重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问题引入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对新内容有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是常用的方法。
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再如上述例子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验引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中的小实验,容易做,成功率高,且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教师可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极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3、事例引入法。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信息传播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高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根据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物理与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不断的收集并整理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时派上用场。长此以往,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存在于生活、生关中,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故事引入法、求异联想法、定量计算法、故设疑阵法、随机应变法等等。而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时也可以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当然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能前后呼应。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堂物理课,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都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只体现物理学的难、抽象等等,更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使用一些相声艺术,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学的宝库,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弛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物理,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同时能使学生感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对物理教师的亲切感。物理学的许多内容已给我们提供幽默风趣的材料,我们应当充分的加以利用。
1、严密准确、逻辑性强。科学是严谨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2、抑扬顿挫,感染力强。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是音量有高有低,语速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
在语言艺术方面,还应包括必要的形体语言的配合,教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转身,一个停顿,一个徒步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魅力是无穷的,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它,使其能充分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注重促进学生发展的艺术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神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借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时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其它还有诸如课堂提问、课堂板书设计、课堂评价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