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胡树兵
【机构】 贵州省荔波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多媒体化的时代,中学教育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多媒体化之路。探索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引发的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有三个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宏观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种类繁多,知识零碎,记忆的成份较多;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怎样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既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化学实验的模拟,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然而这样的教学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分子》一课中,教师在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通过微机操作,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有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一个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教师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巧妙地选用多媒体技术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影视图像实现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轻松地建立微观物质运动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以及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的错误操作,即使教师刻意去做也未必每次都会得到预期的效果(试管破裂)。另外,本着节约的目的也不能每次都给学生做这样的演示。通过电脑的动画模拟,则可以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又如,我们在讲《一氧化碳》一课时,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以往的教学演示实验中,学生不但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还会因实验排出的少量的一氧化碳而感觉到轻微的疲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这时,教师引入多媒体技术课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技术课件清楚地观察到一氧化碳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尾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本实验充分证实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一氧化碳的认识,掌握了教学重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讲解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既把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又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引发的思考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多媒体走进课堂这两年才得到普及,要做好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是关键。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本人认为,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显得落后;其次,专修业务,不断“充电”,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化学教学;再次,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
(二)注意积累素材。
制作一个优秀课件,需要大量的图片、录像等资料,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Internet丰富的教育资源下载有关历史资料并分门别类储藏在计算机里,随时备用,同时多与同事交流,向他们请教,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三)演示与操作相结合。
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性密切联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能随机应变,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教学,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不能一味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气氛活跃,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总之,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是一个新事物,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收获和肤浅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共同为化学教学的改革而努力,共同为培养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云芳,《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第5期。
[2].刘知新,《化学教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钱继红 杨红立,《浅谈多媒体技术 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