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道德教育中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
【作者】 周必忠
【机构】 广西隆林县金钟山乡占假村罗为小学
【摘要】【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德要先行”。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如若无德,将来不仅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会影响到一个民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人们在不断追求高品的同时,社会在基本道德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水龙头哗哗流淌,无人伸手关之;捡到别人物品要交公的美德表现很少;砸坏学校玻璃的人是部分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拉帮结伙、集众斗殴,却是够朋友、讲义气的表现……这些不和谐的校园劣绩,难道只是我们学生本性而已?学生的心灵是纯洁和天真无邪的,他们成长中的道德行为除了与父母的教育、社会的影响有关以外,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培育他们成长、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和持久的影响力。教师正在进行的事业,关系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荣辱,而学生是否有德,是教师这项事业的核心工作,要把学生的道德块蛋糕做大做强,教师应先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一、以爱学校为基础,升华爱祖国的思想
爱学校,是爱祖国的基础。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个体,各自在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形式,随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我们的学生却很茫然,不知究竟怎样去爱国和用什么方法爱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引领学生先爱学校。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活的场所,学校的一切财物和设施,都是爱护的对象。在学校的生活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要做得比学生更好。如:扶起被风刮倒的小树,带头擦拭墙壁的脚印,修理损坏的课桌椅,拾起学生扔下的食品包装袋……用无志的行动体现教师爱学校的道德徒劳无功为,对于学来说,道德行为的榜样力量,将会像涓涓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也从小事做起,以教师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做一个爱校如家的学生。只有学生会爱学校,才能把爱学校的道德行为升华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
二、从团结出发,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升学考试和年末考核的竞争压力,造成学校里多方面的不和谐。诸多不和谐因素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学生。有的教师为了取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任意揭穿其他任课教师的隐私,甚至贬低其他教师,抬高自己;有的教师为自己的私利,把领导工作之中的小问题进行不正当的宣传,甚至夸大其词,损害领导形象,造成教师和领导的矛盾;有的教师拉帮结伙、互相诋毁,造成团体的不和谐。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净化学生心灵的清泉,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首先要团结。学校的生活是教师和学生的互补活动。若教师在生活中遇到小康斤斤计较,生活以自我为主线,那只要有一点蝇头小利必会争得面红耳赤。当面未曾争胜,就在背后指指点点、互相拆台,还有意无意地将不团结因素嫁接给学生,甚至带领学生在班级之间搞争斗,这样就会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团结,激化学校各方面的矛盾。团结就是力量,教师的团结就是学生的团结,就是学校的和谐发展。每一个教师,如果能拥有“当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时,庆幸自己还活着”的心境,以极为宽广的胸怀坦然面对为自各方面的压力,抛弃名利的争夺,共同维护教师声誉,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必能创造一个教师和谐、学生和谐、校园和谐的环境。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吗?通道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佳绩的保证吗?
三、以教师“节约”,引导学生“节约”
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财富。中国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理所当然也应显著提高,但是,纵观学校和社会,大办红白喜事、花钱大手大脚、吃饭铺张浪费、学校中学生零食成零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是发现地上有1角钱都无人问津。有的人认为浪费的是自己的钱,与别人没有关系,谁也管不着。殊不知,自己花掉的是钱,输掉的是自己的良心。学校中有的教师,冲洗摩托的水哗啦啦流淌,也是愿伸手去关掉水笼头,离开寝室,不会随用把灯关掉;随意丢弃还可能用的粉笔头……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的却是一个人对生活态度,无意中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学生看到教师的这些行为,会觉得浪费一点水算什么,多花点钱买零食是理所当然的,让其随手关灯还说“别人小家气”……教师弯腰捡起能用的粉笔头,随手关闭滴水的水笼头,教室和寝室做到人走灯灭,公用的财物小心使用、尽心保管,以教师的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节约,培养节约的良好校园风气,使校园中时时讲节约、处处有节约,创造出一个节约型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品质,培养学生节约的美德。
教师在校园中的道德行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教育中,只有教师“有德”,学生才会“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