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教学用具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闵明光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天文镇大塘小学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具操作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简单化,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深化知识。但学具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内容选择操作的学具。

【关键词】 教学用具;数学教学;充分利用;有效作用;

【全文】   小学数学教学,学具操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要善用教具、学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孩子快速进入教学角色,从而使孩子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致使孩子自己愿意学并学好数学。   一、教学用具有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圆柱体的体积对于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理解接受的内容,我在教学中通过将一个圆柱体进行32等分,64等份的剪、拼操作,让学生学会数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