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效能感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 本研究以南宁市江南区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从良好学习结果信念效能感、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环境感、努力感、目标达成感、天资感、无能力感、积极的自我预期、自我确信等十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被试在历史学科的学习效能感偏低,环境感、天资感、积极的自我预期、和自我确信四个纬度没有明显的差距。良好的学习结果信念、目标达成感、易受干扰感、无能力感、努力感五个纬度存在明显的差距。;
【全文】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1]。多项调查研究表明: 1 对象与方法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效能感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效能感,寻求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方法。 1.1 对象 按照统计学原理,随机抽取南宁市江南高中高三年级2个班级,发放问卷7
【全文】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1]。多项调查研究表明: 1 对象与方法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效能感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效能感,寻求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方法。 1.1 对象 按照统计学原理,随机抽取南宁市江南高中高三年级2个班级,发放问卷7
- 【点击频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