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伤痕——反思文学思潮”中的“貌合神离”
【关键词】 ;
【全文】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文学“呈现了一个文学喷涌的局面,就像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它的真切、热烈、对社会的激情、对束缚人的灵魂、束缚人的思想的抗议和得到灵魂的解放的欢欣都一古脑的喷涌出来。”[1]。卢新华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伤痕》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这篇小说控诉了文革给人们肉体、精神上造成的创伤,是当时小说普遍书写的内容。主人公王晓华, 母亲被打成反革命后,就毅然和母亲划清了界限,这也是当时大多数青年共同的选择。不然,他将无法顺利入团、入党,以后的生活是没有前途的。粉碎“四人帮”后,王晓华被允许看望生命垂危的右派母亲。回去的路上,她开始回忆起从前和母亲在一起的日
【全文】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文学“呈现了一个文学喷涌的局面,就像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它的真切、热烈、对社会的激情、对束缚人的灵魂、束缚人的思想的抗议和得到灵魂的解放的欢欣都一古脑的喷涌出来。”[1]。卢新华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伤痕》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这篇小说控诉了文革给人们肉体、精神上造成的创伤,是当时小说普遍书写的内容。主人公王晓华, 母亲被打成反革命后,就毅然和母亲划清了界限,这也是当时大多数青年共同的选择。不然,他将无法顺利入团、入党,以后的生活是没有前途的。粉碎“四人帮”后,王晓华被允许看望生命垂危的右派母亲。回去的路上,她开始回忆起从前和母亲在一起的日
- 【点击频次】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