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注重小学生习作中的“商量多”——放手文字,让反馈及时有效

 

【作者】 才 旦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

【摘要】 从信息论看,语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依据教材输出信息,学生从教师和教材输入信息,并交换、储存、输出信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作出评价。在学生习作和教师评改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教学,调整教学;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生;习作;文字反馈;

【全文】   “多积累、勤练笔”的写作教学方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其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众多中小学生忙于看、累于写,有的甚至已不堪重负。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宋朝陈师道在《后山居士诗话》中指出,“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事倍功半的关键就在于忽视了“商量多”。存在评改形式单一,学生未参与评改;存在评改流程闭塞,不能有效反馈。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评改结合的反馈途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师可运用适当的反馈方法,使学生在反馈中加强学习。   思维活动是认知的核心,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出来。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