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感悟源于思辨,思辨促成内化——在思辨中有效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

 

【作者】 孙 萍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虎山路小学

【摘要】 感悟源于思辨,思辨促成内化。如何在思辨中有效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首先,把握生成,激发思辨。其次,创设情境,体验思辩。第三,关注评价,升华思辨。

【关键词】 感悟;思辨;内化;

【全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审视我们的新课程,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更加凸显了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和生成性,利用儿童的生活视角,让学生自己积极发现、积极思辩、积极体验、从而感受、领悟,积淀智慧,使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思辩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才是最有效果的。   一、把握生成,激发思辨   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辩的积极性,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