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幼儿园新数学教学浅谈

 

【作者】 曹 荣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 我们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展,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体现出幼儿在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启发式;开放式提问;直观教学;游戏;

【全文】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倡我们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幼儿。因此,我认为应当把展示给幼儿的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让幼儿主动的去推理、思维,直至解决问题,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教师的思维过程占主体,幼儿的思维过程则展示不足。那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应该如何体现,如何运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故事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   幼儿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激发儿童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内容的要求,我讲了一些既有趣味性又符合知识要求的小故事。如:小班学数字“4”。我讲了《4的故事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