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巧用诗词教学初中数学

 

【作者】 柴大访

【机构】 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

【摘要】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

【关键词】 数学;诗词;文化;灵感;

【全文】    实施数学新课标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人说:“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于诗词名句中理解数学知识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