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德育——小学生做人的导航仪

 

【作者】 邹正海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城镇通省小学

【摘要】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精彩的课堂感动心灵,课堂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其自身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让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德育如细雨,润物无声;课堂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活动;框架;渗透;影响;

【全文】    一、以生命影响生命,提高教师教学德育意识和强化德育课程意识   教师的德育意识必须强化。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教师的德育课程意识必须强化。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狭隘的课程观,以为课程就是传授知识,而要把德育视为课程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恰到好处地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教师的表率意识必须强化。教师是学生心智启蒙、培育、发展的导师,是学生心中睿智聪颖和德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