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练习负效应之应用与思考

 

【作者】 王 帅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三中

【摘要】 当前,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7—9年级的练习设计层递性不够科学,存在口头练习多于书面练习,不利于学生整体达成课程目标,不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教辅资料中练习的“超标”,题干表述的不严密,造成目标分散,负效应严重;教师布置练习的随意,批改的力不从心,练习的意义几乎无存,练习的效果奇差。这一系列的问题,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思考。应依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高效的达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 练习;负效应;思考;

【全文】    一、教材练习设计   1.练习设计中的层递性不够科学   人的认知是渐进式的、呈螺旋上升的。语文练习的设计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好语文练习设计应是有层次的。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都制订了具体的目标。这些目标要让学生在初中三年内达成,应有序科学地分布到六册语文书的每篇文章之中。   根据布垆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语文练习可以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识记”是指对知识的记忆和提取,可以用“描述”“标明”“指出“列举”“说明”“背诵”等词表述;领会是指理解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