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论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学习主体价值的构建

 

【作者】 陈艳理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学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能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和学习方式,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诸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数学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创新。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情境体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在交流合作中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价值,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实践,谈谈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学习过程;主体价值;

【全文】  云南省教育厅价值主义思想研究课题  立项编号:JZ13C0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创设有价值的、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意识,实现真正的数学教育,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十七年,就如何构建学生学习主体价值,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