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实施差异化教学

 

【作者】 李 荣

【机构】 广西北流市六靖镇初级中学

【摘要】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思想品德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关键词】 思想品德;差异教学;

【全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实践性的把思想品德观点的迁移与拓展到其他学科中,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 在差异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