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生问题意识在课堂中的培养

 

【作者】 吕卫凤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但是,就目前农村的数学课堂教学状况来看,小学生愿意或者能够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差的原因,大力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主动性;

【全文】    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育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下面,就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产生“问题”问题的根源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作一个浅略的阐述。   一、小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类活动中,个体面对情境提供的已知条件,依据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基础,对条件、未知的结论或已知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产生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或思维习惯。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促进个体积极思维,最终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