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比较式”阅读策略探索

 

【作者】 方倩妮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要求从教者不能局限于教材资源和课堂资源。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思考,多方面的刺激与应用,才能提升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从教者在进行语文课的教学时,不妨采取类比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该篇文本的基础上关注文本前后的变化发展,或者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思辨式的学习探讨,能改变传统局限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比较;阅读;能力;

【全文】    一、通过比较,感知、品味文本内容   教师在日常进行授课时候,一般都遵循“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的三个环节来深入开展教学。其中的第一步“写什么”,即我们平常所谓的“感知文本内容”。而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初读课文之后就可以了解课文大意、读懂文章的。这时候,就可以借助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了解文本内容。   (一)概括与复述课文内容时的比较   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会让学生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常常只是请几位举手的学生来讲一讲,其他学生则只负责听。其实,爱举手的学生往往具备了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他们所概括的内容也大多是高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