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童话教学不宜功利化和表演化

 

【作者】 姚祖泉

【机构】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长石小学

【摘要】 我们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经常接触童话,以往由于我们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忽视了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使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功利化主要是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并过于强调道德教化。表演化就是不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

【全文】      一、内容功利化   功利化的第一种表现: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出于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反拨, 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将工具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突出了“双基”的地位。教材编制也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564